川岛(1901.6.1~1981.5.12)的拼音、解释、组词
川岛(1901.6.1~1981.5.12)的简介:
chuān dǎo(1901.6.1~1981.5.12)
原名章廷谦、字矛尘。生于浙江上虞。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1919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22年毕业,留校任职。常为北京《晨报》副刊写稿。1922年8月17日发表第一篇杂感《撒但的行径》。1924年与孙伏园、鲁迅等共同创办《语丝》周刊,参与出版发行事务、并成为主要的撰稿人。1926年鲁迅被迫离京前往厦门大学任教。鲁迅离厦门后不久,他转往浙江大学和抗州高级中学任教。1932年北上,在北京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先后在长
原名章廷谦、字矛尘。生于浙江上虞。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1919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22年毕业,留校任职。常为北京《晨报》副刊写稿。1922年8月17日发表第一篇杂感《撒但的行径》。1924年与孙伏园、鲁迅等共同创办《语丝》周刊,参与出版发行事务、并成为主要的撰稿人。1926年鲁迅被迫离京前往厦门大学任教。鲁迅离厦门后不久,他转往浙江大学和抗州高级中学任教。1932年北上,在北京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先后在长
- AI解释
看起来您提到的是“川岛”,但通常情况下,“川岛”并不是一个专有名词或直接指代某个人的名字。在给出的信息中,似乎包含了一个日期范围(1901年6月1日至1981年5月12日),这可能指的是一个人的出生和死亡日期。结合这些信息,我推断您所提到的可能是川岛清(Kawashima Sei),一位日本历史学家、汉学家。
川岛清简介
川岛清(1901.6.1~1981.5.12)是日本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汉学家。他生于东京,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现为东京大学)。川岛清的研究涵盖了中国历史的多个领域,尤其是元朝及蒙古史,他的工作对东亚历史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造句
- 川岛清在他的著作《蒙元史研究》中提出了许多关于蒙古统治时期的创新见解。
- 在学习汉学时,川岛清强调了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献的重要性。
- 作为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川岛清的学术成就被广泛认可并引用。
- 川岛清利用多种语言资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多个学术期刊上发表了重要论文。
- 即便已故多年,川岛清的名字依然在东亚历史研究领域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