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卫军的拼音、解释、组词

赤卫军的简介:

chì wèi jūn
1.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内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苏联十月革命初期,为了扑灭反革命而编成的军队,后改称「红军」。

《赤卫军》一词来源于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组织和军事力量。它主要指的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农村或城市工人为主体,为对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而自发成立的、具有民兵性质的武装组织。

详细解释:

  1. 概念起源:赤卫军的名称源自于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和革命实践中。其命名方式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赤”象征着革命与人民的力量。

  2. 组建背景:主要是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政府的白色恐怖,农民、工人等工农群众为自卫而自发组织起来的武装力量。

  3. 性质特征:它不仅是军事上的防御和反击力量,也承担着宣传革命思想、发动群众、打击反动势力的任务。在某些时期,赤卫军还参与了土地革命等政治活动。

  4. 历史意义:赤卫军的存在和发展,在中共早期武装斗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为后来的人民解放军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力量基础。

造句示例:

  1. 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下,全国各地纷纷成立了赤卫军,以保护农民和工人的权益。
  2. 他是当年赤卫军的骨干成员之一,亲身经历了那段动荡的历史时期。
  3. 小说中描写了主人公带领村民们组建了地方性的赤卫军,成功地打击了敌人的侵略行为。
  4. 赤卫军不仅是一支战斗队伍,更是传播革命思想的重要力量。
  5.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更加深刻理解到当年赤卫军面对强敌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决心。

这些句子旨在更好地理解和描述“赤卫军”的概念及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作用与意义。

分词解释

chì

1 红色,比朱色稍暗的颜色:~血。~字。2 真诚,忠诚:~诚(极其真诚)。~忱。~子(纯洁无暇的初生婴儿,古代亦指百姓)。~胆忠心。3 空无所有:~手空拳。~地千里。4 裸露:~脚(光脚)。

wèi

1 保护,防护:保~。捍~。~道(卫护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如“~~士”)。~戍(警备,多用于首都)。~冕。2 防护人员:警~。后~。3 古代称驴:“策双~来迎”。4 中国明代驻兵的地点(后只用于地名):威海~(在山东省)。5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6 姓。

jūn

1 武装部队:~威。~服。行(xíng )~。~功。~犬。~备。~纪。~衔。~阀。~令状。异~突起。溃不成~。2 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3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劳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