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的组词
韩常见的组词有:韩世昌(1897-1977),韩世忠(1089-1151),韩国,韩陵石,韩柳欧苏,韩范,韩寿分香,韩信将兵,多多益善,韩信将兵,韩棱之剑,韩张,韩终,韩康,韩陵片石,韩白,韩信用兵,多多益办,韩彭,韩愈(768-824),韩孟,韩掾,韩凭,韩湘,韩起祥(1915-1989),韩杜,韩侯蔌,韩昌黎,韩海苏潮,韩娥,韩寿香,韩公帕
| 词语 | 解释 |
|---|---|
| 韩世昌(1897-1977) | 韩世昌(1897-1977) hán shì chāng (1897-1977)北昆演员。直隶高阳(今属河北)人。十二岁在昆弋班学艺,先习弋腔武生,后习昆旦。吸取弋腔、梆子腔的演法,丰富昆曲演技,以身段优美、神情逼真著称。擅演《闹学》、《思凡》、《痴梦》等。曾任北方昆剧院院长。 |
| 韩世忠(1089-1151) | 韩世忠(1089-1151) hán shì zhōng (1089-1151)南宋抗金名将。字良臣,绥德(今属陕西)人。行伍出身,御西夏有功。曾参加镇压方腊起义。后在河北力抗金军。1129年,金将兀术渡江南进。次年,他率八千人乘海船到镇江,断绝兀术归路,在黄天荡(今江苏南京附近)相持四十八天,迫使金军退出江南。他多次上书反对议和。后被召至临安解除兵权。 |
| 韩国 | 韩国 hán guó东亚国家。在朝鲜半岛南半部。与中国隔黄海相望。面积9.9万平方千米。人口4300多万(1991年)。首都汉城。地形多为平原和丘陵。温带季风气候。新兴工业国。加工工业发达,对外贸易重要。 |
| 韩陵石 | 韩陵石 hán líng shí/dàn1.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六:"梁庾信从南朝初至北方,文士多轻之。信将《枯树赋》以示之,于后无敢言者。时温子升作《韩陵山寺碑》,信读而写其本,南人问信曰:'北方文士何如?'信曰:'唯有韩陵山一片石堪共语。薛道衡﹑卢思道少解把笔,自余驴鸣犬吠,聒耳而已。'"后因以"韩陵石"借指好文章。 |
| 韩柳欧苏 | 韩柳欧苏 hán liǔ ōu sū/sù1.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轼的合称。 |
| 韩范 | 韩范 hán fàn1.唐韩愈为著名古文家,卒谥"文"。宋范仲淹亦以能文着称﹐卒谥"文正"。后世因以"韩范"并称之。 2.宋名臣韩琦和范仲淹的并称。 |
| 韩寿分香 | 韩寿分香 hán shòu fēn xiāng指男女暗中偷情。 |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hán xìn jiàng bīng,duō duō yì shàn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
| 韩信将兵 | 韩信将兵 hán xìn jiàng bīng韩信:刘邦的将军;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
| 韩棱之剑 | 韩棱之剑 hán léng/lēng/líng zhī jiàn1.《后汉书.韩棱传》:"﹝韩棱﹞五迁为尚书令,与仆射郅寿﹑尚书陈宠,同时俱以才能称。肃宗尝赐诸尚书剑,唯此三人特以宝剑,自手署其名曰:'韩棱楚龙渊,郅寿蜀汉文,陈宠济南椎成。'时论者为之说:以棱渊深有谋,故得龙渊"。李贤注引《晋太康记》:"汝南西平县有龙泉水,可淬刀剑,特坚利。"后因以"韩棱之剑"指龙泉宝剑,用为谋略深远,委以重任之典故。 |
| 韩张 | 韩张 hán zhāng1.唐代文学家韩愈和张籍的并称。 2.山名。在今湖南临武北。相传唐韩愈与张署同遭迁谪,于此处休憩,故名。参阅《明一统志》卷六四。 |
| 韩终 | 韩终 hán zhōng1.秦始皇时方士。 |
| 韩康 | 韩康 hán kāng1.汉赵岐《三辅决录》卷一:"韩康,字伯休,京兆霸陵人也。常游名山,采药卖于长安市中,口不二价者三十余年。时有女子买药于康,怒康守价,乃曰:'公是韩伯休邪,乃不二价乎?'康叹曰:'我欲避名﹐今区区女子皆知有我,何用药为?'遂遁入霸陵山中,博士公车连征不至。"事亦见《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后遂以"韩康"借指隐逸高士。亦泛指采药﹑卖药者。 |
| 韩陵片石 | 韩陵片石 hán líng piàn shí比喻少见的好文章。 |
| 韩白 | 韩白 hán bái1.古代名将汉韩信和秦白起的并称。以善用兵着称。 |
| 韩信用兵,多多益办 | 韩信用兵,多多益办 hán xìn yòng bīng,duō duō yì bàn比喻越多越好。同“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
| 韩彭 | 韩彭 hán péng/bāng1.汉代名将淮阴侯韩信与建成侯彭越的并称。 |
| 韩愈(768-824) | 韩愈(768-824) hán yù (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祖籍昌黎(今属河北),世称韩昌黎。贞元年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吏部侍郎。两次遭贬。死后谥文,世称“韩文公”。崇尚儒学,排斥佛教。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散文《原道》、《进学解》、《师说》、《张中丞传后序》、《祭十二郎文》以及诗歌《山石》、《石鼓歌》、《调张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等名篇。有《昌黎先生集》。 |
| 韩孟 | 韩孟 hán mèng1.唐文学家韩愈和孟郊的并称。两人诗风相近,并多联句之作,工力相敌,故后人论诗,常韩孟并举。 |
| 韩掾 | 韩掾 hán yuàn1.晋韩寿美姿貌,善容止,贾充辟以为司空掾。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晋书.贾谧传》。 |
| 韩凭 | 韩凭 hán píng1.亦作"韩冯"。亦作"韩朋"。 2.相传战国时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甚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沦为城旦。凭自杀。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下,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遗书于带,愿以尸骨赐凭合葬。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两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见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唐李冗《独异志》卷中﹑唐刘恂《岭表录异》 |
| 韩湘 | 韩湘 hán xiāng1.见"韩湘子"。 |
| 韩起祥(1915-1989) | 韩起祥(1915-1989) hán qǐ xiáng (1915-1989)陕北说书演员。陕西横山人。盲人。十三岁学艺,1940年到延安,参加陕甘宁边区说书组,自编自演歌颂新人新事的曲目五百多个,大多生活气息浓郁,唱腔质朴流畅。曾任中国曲艺研究会、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有《刘巧团圆》、《翻身记》等。 |
| 韩杜 | 韩杜 hán dù1.唐代古文家韩愈和诗人杜甫的并称。 |
| 韩侯蔌 | 韩侯蔌 hán hóu/hòu sù1.《诗.大雅.韩奕》:"韩侯出祖,出宿于屠。显父饯之,清酒百壶。其殽维何?炰鳖鲜鱼。其蔌维何?维笋及蒲。"毛传:"蔌,菜殽也。笋,竹也。蒲,蒲蒻也。"后因以"韩侯蔌"指竹和蒲蒻。 |
| 韩昌黎 | 韩昌黎 hán chāng lí即“韩愈”。 |
| 韩海苏潮 | 韩海苏潮 hán hǎi sū cháo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 |
| 韩娥 | 韩娥 hán é1.相传为古代韩国的善歌者。《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絶。"张湛注﹕"﹝韩娥﹞韩国善歌者也。"后因以"韩娥"指善歌者。亦借指歌妓。 |
| 韩寿香 | 韩寿香 hán shòu xiāng1.晋贾充女午与韩寿私通,并把皇帝赐其父之外域异香赠寿。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后因以"韩寿香"指异香或男女定情之物。 |
| 韩公帕 | 韩公帕 hán gōng pà1.旧时潮州妇女用以蒙头的黑布。相传为唐韩愈遗制,故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