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湘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韩湘子的简介:

hán xiāng zǐ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相传为韩愈族侄,某年初冬时曾在几天内令牡丹花开数种颜色,每朵花上都有诗一联,韩愈大为惊异。又以法术点化韩愈,韩愈谪官潮阳,他冒雪前来相送,并告以花上之诗。告别时又告以未来之事,后皆应验。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人名。唐朝韩愈的姪子。生性放荡不拘,不好读书,世传其学道成仙,为八仙之一。尝于初冬季节令牡丹开花数色,又尝令聚盆覆土,顷刻开花。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九.广动植之四》。也称为「韩湘」。

韩湘子》并非一个通常意义上的词汇或术语,它更接近于一个文化符号或者特定角色的名字。在传统文化中,“韩湘子”是道教八仙之一的人物形象。根据传说记载,韩湘子原本是唐代的一位文人,后来成为道教的神仙之一,在道教故事和民间传说中享有盛名。

韩湘子的基本信息

  • 身份:道教八仙之一。
  • 别称:韩湘、韩湘云等。
  • 形象特征:常被描绘为穿着蓝衫、手持铁笛的形象,有时肩上也会有一只鹤相伴。
  • 性格特点:以聪明机智和乐于助人著称。

造句示例

  1. “在那首诗中,作者将自己比作韩湘子,手持铁笛,穿越云霄,寻找心灵的归宿。”
  2. “这个故事很像韩湘子的故事,充满了奇幻与玄妙。”
  3. “每当夜幕降临,人们总能在城市的某个角落听到悠扬的笛声,据说那是韩湘子在奏乐。”
  4. “他如同韩湘子一般,虽然历经曲折,但仍保持着内心的纯真和自由。”
  5. “这个公园的名字就叫做‘韩湘子乐园’,寓意着希望游客在这里可以找到心灵的宁静。”

通过这些造句,我们可以看到“韩湘子”不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智慧、灵性和超脱等美好品质。

分词解释

hán

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中部、山西省东南部。2 指“韩国”(位于亚洲朝鲜半岛南部)。3 姓。

xiāng

1 〔~江〕水名,源出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经过湖南省,注入洞庭湖。2 湖南省的别称:~绣。~剧。~菜。~语。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