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的组词
沙常见的组词有:沙角,沙路,沙人,沙区,沙笔,沙坞,沙文主义,沙鼎,沙涂,沙尘暴,沙蚕,沙墟,沙嗄,沙蚤,沙荒,沙罗,沙汰,沙时计,沙橘,沙弥,沙海,沙壅,沙漏,沙滩排球,沙尖,沙画锥,沙浴,沙滩,沙泉,沙西
| 词语 | 解释 |
|---|---|
| 沙角 | 沙角 shā/shà jiǎo/jué1.嫩菱角。 |
| 沙路 | 沙路 shā/shà lù1.沙滩上的路;沙石路。 2.指唐代专为宰相通行车马所铺筑的沙面大路。 3.即沙线。 |
| 沙人 | 沙人 shā/shà rén1.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名。 |
| 沙区 | 沙区 shā/shà qū/ōu1.沙漠地区。 |
| 沙笔 | 沙笔 shā/shà bǐ1.一种用墨少,笔势遒劲,笔画中有丝丝露白的书画笔法。亦称渴笔或飞白。 |
| 沙坞 | 沙坞 shā/shà wù1.沙滩低洼处。 |
| 沙文主义 | 沙文主义 shā/shà wén zhǔ yì宣扬本民族至高无上,主张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的思想和行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因法国士兵沙文狂热拥护拿破仑一世的征服计划,主张以暴力建立大法兰西帝国而得名。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推行其政策的工具。 |
| 沙鼎 | 沙鼎 shā/shà dǐng1.用陶土和沙烧制的一种三脚锅。 |
| 沙涂 | 沙涂 shā/shà tú1.沙泥沉积而成的浅滩。 |
| 沙尘暴 | 沙尘暴 shā chén bào挟带大量尘沙的风暴,发生时空气混浊,天色昏黄,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春季在我国西北部和北部地区多有发生。 |
| 沙蚕 | 沙蚕 shā/shà cán1.一种栖息于海滨泥沙中的毛足虫。身体分节明显,体节两侧突出成具有刚毛的疣足。生殖季节或夜出觅食时,能游泳。可用为鱼﹑虾﹑蟹等动物的诱饵。 |
| 沙墟 | 沙墟 shā/shà xū1.荒废的沙地。 |
| 沙嗄 | 沙嗄 shā/shà shà/á1.嗓音嘶哑不圆润。 |
| 沙蚤 | 沙蚤 shā/shà zǎo1. 发现于沙地的蚤。 |
| 沙荒 | 沙荒 shā/shà huāng1.见"沙荒地"。 |
| 沙罗 | 沙罗 shā/shà luó1.见"沙锣"。 |
| 沙汰 | 沙汰 shā/shà tài1.亦作"沙汏"。 2.淘汰;拣选。 |
| 沙时计 | 沙时计 shā/shà shí jì1.即沙漏。参见"沙漏"。 |
| 沙橘 | 沙橘 shā/shà jú1.橘树的一种。其果实小而甜。也指这种橘树的果实。 |
| 沙弥 | 沙弥 shā mí佛教出家五众(其余四众为比丘、比丘尼、沙弥尼、式叉摩那)之一。指七岁以上、二十岁以下依戒律出家,已受十戒,但未受具足戒的男性修行者,在中国俗称小和尚;女性修行者则称沙弥尼,在中国俗称小尼姑。 |
| 沙海 | 沙海 shā/shà hǎi1.指大沙漠。 2.古地名。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境内。 |
| 沙壅 | 沙壅 shā/shà yōng1.广东食品名。 |
| 沙漏 | 沙漏 shā/shà lòu1.古代一种计时仪器。根据沙从一个容器漏到另一个容器的数量来计量时间。其制法与漏壶相同,因北方天寒易冻,故以沙代水。也称沙时计。 2.即沙滤器。参见"沙滤器"。 |
| 沙滩排球 | 沙滩排球 shā tān pái qiú1、球类运动项目之一,在沙滩场地上进行比赛,场地面积和比赛规则与排球基本相同。国际正式比赛有两人制、四人制和男女混合制,队员穿泳装,赤脚。2、沙滩排球运动使用的球,用不吸水的柔软皮革制成,大小与排球相同,颜色为黄色或橙色。 |
| 沙尖 | 沙尖 shā/shà jiān1.即沙嘴。 |
| 沙画锥 | 沙画锥 shā/shà huà zhuī1.谓笔触遒劲匀整,不露锋芒。语本唐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意记》:"后闻于褚河南曰,用笔当须如印泥画沙,思所以不悟。后于江岛遇见沙地平净,令人意悦欲书,乃偶以利锋画其劲险之状,明利媚好,乃悟用笔而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 |
| 沙浴 | 沙浴 shā/shà yù1.以沙洗澡。谓某些禽类斜卧在松土或沙上,放松羽毛,扑动两翅,使沙土渗入羽间,及于皮肤,借以清洁皮肤及除去体外寄生虫的活动。 |
| 沙滩 | 沙滩 shā/shà tān1.亦作"沙潬"。 2.水边或水中由沙子淤积成的陆地。 |
| 沙泉 | 沙泉 shā/shà quán1.沙土地涌出的泉水。 |
| 沙西 | 沙西 shā/shà xī1.泛指远方沙漠地带以西的地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