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的组词
沙常见的组词有:沙縠,沙参,沙蛤,沙金,沙压,沙炮,沙觜,沙蓬,沙土,沙壤,沙椎,沙哑,沙化,沙锅,沙塞,沙崩,沙帽,沙虱,沙荒地,沙发巾,沙浦,沙盘,沙势,沙鱼鞘,沙石,沙陀,沙囊,沙害,沙鸡,沙鹤
词语 | 解释 |
---|---|
沙縠 | 沙縠 shā/shà hú1.绉纱。 |
沙参 | 沙参 shā/shà cān/shēn1.亦作"沙蔘"。 2.多年生草本植物,叶长椭圆形,四片轮生,花冠钟形,萼片狭长,紫色。根粗大,味苦,可入药。 |
沙蛤 | 沙蛤 shā/shà gé/há1.一种生活于浅海泥沙中的蛤蜊。 |
沙金 | 沙金 shā/shà jīn1.自然界中混合在沙里的细碎金粒。 |
沙压 | 沙压 shā/shà yā/yà1.被流沙覆盖的耕地。 |
沙炮 | 沙炮 shā/shà páo/bāo/pào1.沙中石子。 |
沙觜 | 沙觜 shā/shà zī/zuǐ1.见"沙嘴"。 |
沙蓬 | 沙蓬 shā/shà péng1.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由基部分枝。叶披针形至线形,具刺状尖头。花两性,成腋生短穗状花序。果实近圆形,两面扁平。多生于沙丘和沙地。幼嫩植株作羊和骆驼饲料。种子可食,并可榨油供食用。亦名东廧。 |
沙土 | 沙土 shā/shà tǔ1.含沙多的土壤。 2.沙和土。 |
沙壤 | 沙壤 shā/shà rǎng1.沙漠。 2.沙地,含沙多的土壤。 |
沙椎 | 沙椎 shā/shà zhuī/chuí1.指汉张良同刺客在博浪沙以铁椎狙击秦始皇之事。见《史记.留侯世家》。 |
沙哑 | 沙哑 shā/shà yǎ/yā嗓音低沉,不圆润不清脆:沙哑的哭声|他声带出了问题,讲话声音沙哑。 |
沙化 | 沙化 shā huà土地因受侵蚀或水土流失等原因而退化。 |
沙锅 | 沙锅 shā/shà guō1.用陶土和沙烧制的锅。 |
沙塞 | 沙塞 shā/shà sāi/sài/sè1.沙漠边塞。 |
沙崩 | 沙崩 shā/shà bēng1.沙岸崩塌。 2.如沙崩塌。比喻崩溃,溃败。 |
沙帽 | 沙帽 shā/shà mào1.即纱帽。古代君主或贵族﹑官员所戴的一种帽子。亦借指官员。 |
沙虱 | 沙虱 shā/shà shī1.一种细小而极毒的虱子。 2.石蚕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一.石蚕》。 |
沙荒地 | 沙荒地 shā/shà huāng dì/de1.由大风或洪水带来大量沙粒而形成的不能耕种的沙地。 |
沙发巾 | 沙发巾 shā/shà fā/fà jīn毛巾的一个品种。用棉纱线制成。分纱织和线织两类。有提花、割绒印花、刮地印花沙发巾等。织品的图案部位布置适当,美观大方,牢度较好。用以保护沙发面料的整洁,兼有装饰作用。 |
沙浦 | 沙浦 shā/shà pǔ1.沙洲或沙滩边。 |
沙盘 | 沙盘 shā/shà pán1.盛着细沙的盘子。可作写字用。 2.根据地图或实际地形,按一定比例用泥沙等做成的地形模型,主要供军事上用。 |
沙势 | 沙势 shā/shà shì1.犹模样,样子。 |
沙鱼鞘 | 沙鱼鞘 shā/shà yú qiào/shāo1.用鲨鱼皮制成的刀剑套。 |
沙石 | 沙石 shā/shà shí/dàn1. 沙和碎石子。 |
沙陀 | 沙陀 shā/shà tuó1.我国古代部族名。西突厥别部,即沙陀突厥。唐贞观间居金莎山(今尼赤金山)之南,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之东。其境内有大碛(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因以为名。五代李克用﹑石敬瑭﹑刘知远均为沙陀人。 2.借指北方胡人﹑胡兵。 |
沙囊 | 沙囊 shā/shà náng/nāng1.装着沙的袋子。 2.楚汉相争时,韩信与楚将龙且夹潍水作战,信令以沙囊堵潍水上流,待楚军渡水时,撤囊放水冲淹,大败楚军。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后遂用为典实。 3.鸟类的消化器官。位于胃与小肠之间。 |
沙害 | 沙害 shā/shà hài1. 风沙造成的灾害。如:治理沙害,绿化大西北。 |
沙鸡 | 沙鸡 shā/shà jī1.即莎鸡。昆虫名。生活于草地上。雄的前翅部有发声器官,发出像旧式手摇纺车的声音。又名络丝娘﹑纺织娘。 2.我国北方的一种小鸟。 3.鸟名。形似鸽,嘴小,翅尖长,脚短,只有三趾。生活于草原地带,主要吃植物种子。为不定性的冬候鸟。肉可食。 |
沙鹤 | 沙鹤 shā/shà hè1.栖息于沙滩或沙洲上的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