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文主义的拼音、解释、组词
沙文主义的简介:
shā/shà wén zhǔ yì
宣扬本民族至高无上,主张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的思想和行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因法国士兵沙文狂热拥护拿破仑一世的征服计划,主张以暴力建立大法兰西帝国而得名。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推行其政策的工具。
宣扬本民族至高无上,主张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的思想和行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因法国士兵沙文狂热拥护拿破仑一世的征服计划,主张以暴力建立大法兰西帝国而得名。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推行其政策的工具。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西元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法国一名士兵沙文盲目崇拜拿破仑的军功,自以为优越而鄙视其他国族。后因用于指妄自尊大、过度排外的民族主义或非理性的爱国主义。今亦用于指狂热自大、极端本位主义的思想或行为。如男性沙文主义、文化沙文主义。
1. 词源起因于法国士兵沙文(Nicolas Chauvin)对拿破仑以军事力量征服其他民族而狂热崇拜,遂自以为优越而鄙视其他国族。后用于指称非理性的、不合理的、夸张的爱国主义或民族主义,表现方式可能是优越感或好战的行为。今也用于形容其他领域,因过度本位而歧视、排斥与厌恶其他群体,例如男性沙文主义、文化沙文主义等。
《沙文主义》详细解释:
沙文主义(Savonarolism)这个词并不是一个常用的标准术语,但根据其来源和构词法,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以狭隘或极端的方式维护某一方的文化、民族或其他群体利益的一种偏执思想。在语言上,“沙文”通常指的是“男性至上主义”,而“主义”则表示一种观点或信念体系。“沙文主义”一词最早与历史人物马基雅维利(Niccolò Machiavelli)相关联,但现代使用中更常见的是指狭隘的民族主义或其他形式的极端偏见和排他性。在当代语境下,“沙文主义”通常用来形容一种对某一特定群体过分推崇或贬低的态度。
更为常见的用词是“种族沙文主义”、“性别沙文主义”等,这些词汇指的是因为种族、性别等原因而产生的过度自满或轻视他人的心态和行为。因此,在现代意义上,沙文主义常被理解为一种极端的自我中心主义倾向,表现为对自身文化、种族、性别或其他身份认同感到优越,甚至以此贬低其他群体的价值与尊严。
造句示例:
- 这种对待女性的态度是严重的性别沙文主义。
- 我们应该反对任何形式的文化沙文主义,尊重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
- 他的这种观点显得过于狭隘和种族沙文主义,不利于促进国际间的和谐共处。
- 在这个全球化时代,我们需要摒弃各种形式的地域沙文主义,才能更好地应对共同面临的挑战。
- 虽然他的观点可能带有某种性别沙文主义色彩,但我们应当倾听并理解他背后的想法。
分词解释
沙
shā,shà
1 非常细碎的石粒:~子。~石。风~。~尘。~砾(沙和碎石块)。~漠。~丘。~滩。~洲(江河里由泥沙淤积成的陆地)。~暴。~浴。~疗。~鸥(文学上指栖息岸边沙地的鸥一类的水鸟)。2 像沙的东西:~糖。豆~。~瓤。3 声音不清脆不响亮:~哑。4 姓。
文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义
yì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3 情谊:~气。恩~。~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5 指认为亲属的:~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