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的组词

宪常见的组词有:宪纪,宪网,宪命,宪法性法律,宪治,宪艺,宪牌,宪访,宪行,宪掾,宪政,宪官,宪牍,宪曹,宪长,宪法,宪制,宪祖,宪考,宪司,宪兵,宪学,宪节,宪量,宪断,宪衔,宪籍,宪纲,宪宪,宪府

词语 解释
宪纪 xiàn jì/jǐ1.法纪。
宪网 xiàn wǎng1.法网。
宪命 xiàn mìng1.法令。
法性法律 宪法性法律 xiàn fǎ xìng fǎ lǜ“普通法律”的对称。宪法和起宪法作用的法律文件的总称。如1949年9月29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因起临时宪法作用,即属宪法性法律。宪法性法律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或代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权力的机构依特定的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
宪治 xiàn zhì1.指宋代的提点刑狱。为地方最高司法机构。
宪艺 xiàn yì1.法令准则。
宪牌 xiàn pái1.旧时官府的告示牌或捕人的票牌。
访 宪访 xiàn fǎng1.上司的访察。
宪行 xiàn xíng/háng1.旧称上司委派之事。
宪掾 xiàn yuàn1.掌刑狱的佐贰官。
宪政 xiàn zhèng1.指依据宪法和法律进行治理的政治制度。
宪官 xiàn guān1.御史台或都察院所属的官员。因掌持刑宪典章,故称。 2.主持历法的官员。
宪牍 xiàn dú1.御史弹劾所用的简牍。
宪曹 xiàn cáo1.古时中央机构中掌管监察的部门。
宪长 xiàn cháng/zhǎng1.古代中央监察机关的首长。如秦汉以来御史台中的御史大夫﹑御史中丞,明清都察院的都御史。
宪法 xiàn fǎ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律。规定该国的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在该国的法律中有最高的权威和最大的效力。我国先后在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制订过四部宪法。1982年宪法中的部分条款,后来又有修改补充。
宪制 xiàn zhì1.法制。
宪祖 xiàn zǔ1.谓遵循祖宗成法。
宪考 xiàn kǎo1.即显考。指亡父。
宪司 xiàn sī1.魏晋以来御史的别称。 2.宋代官名。即诸路提点刑狱公事。景德四年置,负责调查疑难案件,劝课农桑,和代表朝廷考核官吏等事,即后世按察司之职。 3.犹上司。元代习用语。
宪兵 xiàn bīng1.某些国家中的军事政治警察。采取军事组织形式,在国家内部和军队内部执行警卫﹑维护军纪和秩序等任务。
宪学 xiàn xué1.历算之学。
宪节 xiàn jié1.廉访使﹑巡按等风宪官所持的符节。
宪量 xiàn liáng/liàng1.东汉黄宪,字叔度,器度宏大。郭林宗称其度量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见《后汉书.黄宪传》。后因称器度宏大为"宪量"。
宪断 xiàn duàn1.旧时用以称上司审断的敬词。
宪衔 xiàn xián1.唐宋以来官制中在正职外所加的御史之类虚衔。
宪籍 xiàn jí1.历书与考绩的簿籍。
宪纲 xiàn gāng1.法纪;法度。
宪宪 xiàn xiàn1.犹欣欣。喜悦貌。
宪府 xiàn fǔ1.御史台。

宪的二字词语

访

宪的三字词语

宪的四字成语

章运动

其他字的组词

万组词 去组词 扫组词 扮组词 芯组词 诱组词 贵组词 潜组词 潭组词 赡组词 籤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