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的拼音、解释、组词

宪法的简介:

xiàn fǎ
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律。规定该国的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在该国的法律中有最高的权威和最大的效力。我国先后在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制订过四部宪法。1982年宪法中的部分条款,后来又有修改补充。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规定本国国家体制、政府组织、人民权利义务的基本法。【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 在一国之内,规定国家体制、政府组织、人民权利义务之最高位阶法规范。

2. 法度。《国语.晋语九》:「赏善罚奸,国之宪法也。」宋.无名氏《梅妃传》:「设使调和四海,烹饪鼎鼐,万乘自有宪法,贱妾何能较胜负也。」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规定一个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如国家性质、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等,并以此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一部法律文件。它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一切法律、法规都必须依据宪法制定。

详细解释

  1. 基本原则:《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如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唯一的根本制度;也明确了国家的指导思想,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 公民权利与义务: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包括但不限于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并且也对公民的义务做了相应的规定。
  3. 国家机构设置:明确规定了立法、行政、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及其职权范围;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国务院由它产生并对其负责。
  4.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宪法还规定了与国家象征有关的重要内容。

造句

  1. 《宪法》是我国所有法律的基础,任何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将受到严惩。
  2. 公民要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正是《宪法》赋予我们的权利。
  3. 在《宪法》的指导下,我们的国家正在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
  4. 通过学习《宪法》,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作为公民应有的责任感。
  5. 每个公民都应该了解《宪法》,因为它是确保我们在一个法治国家中享受自由和保护的法律基础。

分词解释

xiàn

1 法令:~章。~令。~兵。2 指“宪法”:违~。立~。制~。

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办。~典。~官。~规。~律。~令。~定。~场。~理。~纪。~盲。~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制。~治。犯~。守~。合~。宪~(国家的根本大法)。政~。奉公守~。逍遥~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设~。手~。写~。3 仿效:效~。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式。~帖。5 佛家的道理:佛~。~号。~轮。~像。~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师。~器。~事。7 指“法国”:~文。~式大菜。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