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的组词
孟常见的组词有:孟良崮战役,孟买,孟襄阳,孟韩,孟飨,孟婆,孟潴,孟加拉人,孟门,孟姜,孟鸟,孟荀,孟月,孟仲叔季,孟光,孟邻,孟浪,孟乐,孟什维克,孟冬,孟林笋,孟诗韩笔,孟青,孟庑,孟秋,孟姜女调,孟常,孟说,孟姥,孟子
| 词语 | 解释 |
|---|---|
| 孟良崮战役 | 孟良崮战役 mèng liáng gù zhàn yì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在山东蒙阴东南孟良崮地区歼灭国民党军的山地进攻战。1947年5月上旬,国民党军集中约二十万人向鲁中山区挺进。5月13日当国民党军整编第七十四师至蒙阴东北时,华东野战军以五个纵队的兵力对其发起猛烈攻击,战至16日,全歼整编第七十四师,击毙师长张灵甫。此役共歼敌三万二千余人,有力地配合陕北和其他战场的攻势作战。 |
| 孟买 | 孟买 mèng mǎi印度西海岸最大港口和工商业城市。人口1510万(1995年)。天然深水良港。工业发达,全国最大棉纺织中心,还有毛纺、机械、飞机制造等工业。有原子核反应堆和全国第一座核电站。交通枢纽,有圣克鲁斯国际机场。旅游和电影制片业发达。 |
| 孟襄阳 | 孟襄阳 mèng xiāng yáng1.即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襄州襄阳人,故称。 |
| 孟韩 | 孟韩 mèng hán1.孟子与韩愈的并称。 |
| 孟飨 | 孟飨 mèng xiǎng1.见"孟享"。 |
| 孟婆 | 孟婆 mèng pó1.传说中的风神。 |
| 孟潴 | 孟潴 mèng zhū1.见"孟诸"。 |
| 孟加拉人 | 孟加拉人 mèng jiā lā/lá rén南亚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孟加拉国和印度,另有少数分布在尼泊尔等国。约1.65亿人(1985年)。讲孟加拉语。在孟加拉国的信伊斯兰教,在印度的信印度教。实行种姓制度。主要从事农业,部分从事工业。 |
| 孟门 | 孟门 mèng mén1.古山名。在今河南辉县西。春秋时为晋国要隘。 2.古山名。在陕西宜川东北﹑山西吉县西,绵亘黄河两岸,又称龙门上口。 |
| 孟姜 | 孟姜 mèng jiāng1.春秋时齐为姜姓,故称齐君之长女为孟姜。亦泛指世族妇女或美貌女子。 2.即孟姜女。 3.传说为孤竹君的侍女。因被献给殷纣王而投井自尽。 |
| 孟鸟 | 孟鸟 mèng niǎo/diǎo1.传说中的鸟名。 |
| 孟荀 | 孟荀 mèng xún1.孟子和荀子。分别为战国时期儒家两大学派的代表,故常并称。 2.指《孟子》和《荀子》二书。 |
| 孟月 | 孟月 mèng yuè1.四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正月﹑四月﹑七月﹑十月。 |
| 孟仲叔季 | 孟仲叔季 mèng zhòng shū jì1.兄弟姊妹的长幼顺序,"孟"为最长,"季"为最幼。 |
| 孟光 | 孟光 mèng guāng1.东汉隐士梁鸿之妻,字德曜。夫妻隐居于霸陵山中,以耕织为生。后至吴。鸿为佣工,每食时,光必举案齐眉,以示敬爱。见《后汉书.逸民传.梁鸿》。后作为古代贤妻的典型。 |
| 孟邻 | 孟邻 mèng lín1.孟母的邻居。借指好邻居。 |
| 孟浪 | 孟浪 mèng làng①鲁莽;轻率:用药治病,不可孟浪。②大而无当,不着边际:孟浪之言。 |
| 孟乐 | 孟乐 mèng lè/yuè1.孟子所说的人生三件乐事。 |
| 孟什维克 | 孟什维克 mèng shí/shén wéi kè俄文原意为“少数派”。1903年7月,在选举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领导机构时,以马尔托夫为首的机会主义者为少数,被称为孟什维克。1912年1月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孟什维克被驱逐出党。以后,该派勾结国内外反动派,发动武装叛乱,被苏维埃政权消灭。 |
| 孟冬 | 孟冬 mèng dōng1.冬季的第一个月,农历十月。 |
| 孟林笋 | 孟林笋 mèng lín sǔn1.即孟宗竹。指三国吴孟宗哭竹生笋事。 |
| 孟诗韩笔 | 孟诗韩笔 mèng shī hán bǐ孟郊的诗,韩愈的文笔。指诗文佳作。 |
| 孟青 | 孟青 mèng qīng1.即孟青棒。 |
| 孟庑 | 孟庑 mèng wǔ1.东汉孟光因与其夫梁鸿入吴,曾依居于别人庑下,故称。 |
| 孟秋 | 孟秋 mèng qiū1.秋季的第一个月,农历七月。 |
| 孟姜女调 | 孟姜女调 mèng jiāng nǚ/rǔ tiáo/diào1.民间曲调。即四季调。也叫唱春调。详"四季调"。 |
| 孟常 | 孟常 mèng cháng1.即孟尝。 |
| 孟说 | 孟说 mèng shuō/shuì/yuè1.即孟贲。战国秦武王时的大力士。后常用指勇力过人者。参见"孟贲"。 |
| 孟姥 | 孟姥 mèng mǔ/lǎo1.传说中的船神名。 |
| 孟子 | 孟子 mèng zǐ1.春秋时通行以孟仲叔季的排行加在姓名前作称呼。如宋国子姓,其长女嫁给他国的多称"孟子"。《左传.隐公元年》:"惠公元妃孟子。"杜预注:"子,宋姓。"孔颖达疏:"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孟﹑伯俱长也……妇人以字配姓,故称孟子。"又讳言同姓通婚,亦称与国君同姓的夫人为"孟子"。 2.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属山东)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将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把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