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诗韩笔的拼音、解释、组词
孟诗韩笔的简介:
mèng shī hán bǐ
孟郊的诗,韩愈的文笔。指诗文佳作。
孟郊的诗,韩愈的文笔。指诗文佳作。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诗文出众。唐˙赵璘˙因话录˙卷三:韩文公与孟东野友善,韩公文至高,孟长于五言,时号孟诗韩笔。
1. 比喻诗文出众。唐.赵璘《因话录》卷三:「韩文公与孟东野友善,韩公文至高,孟长于五言,时号『孟诗韩笔』。」
《孟诗韩笔》中的“孟”指的是唐代诗人孟郊,“韩”指的是韩愈,两人都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在古代文坛中,他们的诗歌和散文各有特色。“孟诗”通常指孟郊的诗作,他的诗作风格较为古朴、深沉;而“韩笔”则是对韩愈文章的代称,韩愈的文章以雄辩有力著称。
详细解释: - “孟诗”指的是孟郊的诗歌作品。孟郊的诗歌多取材于民间生活和自然景物,风格上质朴中见精炼,常常带有深切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 “韩笔”是指韩愈的文笔特点,他的文章语言凝练、结构严谨,擅长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同时,在内容上,韩愈的文章往往探讨社会现实问题或阐述其政治理想。
5个造句: 1. 这首诗融合了孟诗的古朴与韩笔的雄辩,读来让人回味无穷。 2. 孟郊在诗歌上的成就被后人称为“孟诗”,他对自然景物的独特观察和描述令人赞叹不已。 3. 韩愈的文章以言简意赅、论点清晰而著称,“韩笔”成为了他文章风格的代名词。 4. 他的这篇演讲稿既展现了“孟诗”的沉郁情感,又融入了“韩笔”的雄辩气势。 5. 在写作方面,我们要学习如何在保持内容深度的同时,也能像“孟诗韩笔”那样,做到形式优美、表达有力。
分词解释
孟
mèng
1 兄弟姊妹排行最大的:~兄。~女(长女)。~孙。2 农历四季中月份在开头的(其它两个月依次为仲、季):~春(农历正月)。3 猛然不及思考,冒冒失失:~行。~浪。4 勉力:~晋(勉力求进)。5 姓。
诗
shī
1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歌。~话(❶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❷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集。~剧。~篇。~人。~章。~史。吟~。2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
韩
hán
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中部、山西省东南部。2 指“韩国”(位于亚洲朝鲜半岛南部)。3 姓。
笔
bǐ
1 写字、画图的工具:毛~。钢~。铅~。~架。~胆。2 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画。~顺。~形。~道。3 用笔写,写作的:~者。代~。~耕。~谈。~误。~译。~战。~名。4 写字、画画、作文的技巧或特色:~体。~法。~力。文~。工~。曲~。伏~。5 像笔一样直:~直。~挺。~陡。6 量词,指钱款:一~钱。7 指散文:“谢玄晖善为诗,任彦升工于~”。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