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什维克的拼音、解释、组词
孟什维克的简介:
mèng shí/shén wéi kè
俄文原意为“少数派”。1903年7月,在选举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领导机构时,以马尔托夫为首的机会主义者为少数,被称为孟什维克。1912年1月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孟什维克被驱逐出党。以后,该派勾结国内外反动派,发动武装叛乱,被苏维埃政权消灭。
俄文原意为“少数派”。1903年7月,在选举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领导机构时,以马尔托夫为首的机会主义者为少数,被称为孟什维克。1912年1月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孟什维克被驱逐出党。以后,该派勾结国内外反动派,发动武装叛乱,被苏维埃政权消灭。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的非列宁主义派。他们主张一个扩大的无产阶级政党,与自由分子合作,以反抗专制政治,实行民主。西元一九二二年被清算斗争,几无一幸免。
《孟什维克》这个词汇来源于俄语,是一种政治和理论观点。它通常用于描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俄国革命中形成的一种社会民主主义倾向,主要反对布尔什维克激进立场的温和派别。孟什维克主张通过议会斗争和社会改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目标,而非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
详细解释
- 孟什维克(Menshevik)是来自俄语"меншевик"(menshevik),意为“少数派”,用来指称那些支持渐进改革、反对激进革命策略的社会主义者。
- 在俄国历史上,与布尔什维克相比,孟什维克通常更温和,倾向于通过合法手段和议会斗争来实现社会变革。
造句
- 历史学家在研究早期俄罗斯政治时指出,孟什维克是当时广泛讨论的一个议题,他们主张通过和平、合法的方式达成社会主义目标。
- 孟什维克与布尔什维克之间的分歧反映了不同路径追求社会主义理想的不同方式。
- 在十月革命之前的政治背景下,孟什维克和布尔什维克形成了鲜明对比;前者支持更渐进的改革步骤,而后者则寻求通过暴力推翻现有政权实现变革。
- 早期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部出现了激烈的争论,孟什维克派与布尔什维克派围绕着革命路径展开了激烈辩论。
- 孟什维克的策略受到了许多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支持者欢迎,他们相信这种方法能够避免暴力冲突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这些句子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孟什维克”这一历史术语及其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分词解释
孟
mèng
1 兄弟姊妹排行最大的:~兄。~女(长女)。~孙。2 农历四季中月份在开头的(其它两个月依次为仲、季):~春(农历正月)。3 猛然不及思考,冒冒失失:~行。~浪。4 勉力:~晋(勉力求进)。5 姓。
什
shí,shén
1 十(多用于分数或倍数):~百(十倍和百)。~一(十分之一)。~袭珍藏(形容极其珍重地收藏物品)。2 各种的,各样的:~锦(各种各样东西凑成的食品)。~物。3 诗篇:篇~。雅~。
维
wéi
1 系,连结:~系。~絷。2 保持:~持。~护。~修。~生素。3 纲:纲~(总纲,亦指法度)。4 数学名词,几何学及空间理论的基本概念,通常的空间有“三维”,平面是“二维”,直线只有“一维”。5 思考:思~(亦作“思惟”)。6 以,因为:“~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7 文言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新。~妙~肖。8 姓。
克
kè
1 能够:~勤~俭。2 战胜,攻下:攻~。~复(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3 制伏:~服。~制。~己奉公。以柔~刚。4 严格限定:~日。~期。~扣。5 消化:~食。6 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7 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亦是其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约合一市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