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的组词

盐常见的组词有:盐民,盐工,盐神,盐羡,盐票,盐碱地,盐絮,盐泉,盐酪,盐渍化,盐碱土,盐场,盐坨子,盐运判,盐豉,盐曲钱,盐禁,盐捕分府,盐酸,盐城市,盐土,盐角儿,盐酢,盐巡道,盐根,盐池,盐货,盐呆子,盐心,盐法

词语 解释
盐民 yán mín1.从事盐业生产的人。
盐工 yán gōng1.从事制盐的生产工人。
盐神 yán shén1.盐水的神女。
盐羡 yán xiàn1.指盐税中扣除运销损耗之外的盈馀税款。
盐票 yán piào/piāo1.即盐引。明清时有的地方引﹑票并行。清代由户部印发的称盐引,由各地盐政所发的称"盐票"。
碱地 盐碱地 yán jiǎn dì/de1.含有较多盐分的土地。此种土地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盐絮 yán xù1.《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载:谢安侄女道韫,才思敏捷,尝居家遇雪,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散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十分赞赏。后因以"盐絮"指美好的诗句。 2.以指诗才。
盐泉 yán quán1.含有多量盐质的泉水。亦指含盐分甚多的矿泉。
盐酪 yán lào1.盐和乳酪。
渍化 盐渍化 yán zì huà/huā又称“盐碱化”。土壤中积聚盐分形成盐渍土的过程。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蒸发旺盛,含盐地下水随着毛细管上升至地表,水分蒸发,盐分积聚于地表。在沿海地区,由于海潮的淹浸,使土壤盐分增加。
碱土 盐碱土 yán jiǎn tǔ1.含有较多盐碱成分的土壤。 2.盐土和碱土的统称。
盐场 yán cháng/chǎng1.制盐的场所。
坨子 盐坨子 yán tuó zǐ1.露天的盐堆。
运判 盐运判 yán yùn pàn1.盐运使属下管理某一地区盐务的官员。
盐豉 yán chǐ1.食品名。即豆豉。用黄豆煮熟霉制而成。常用以调味。
曲钱 盐曲钱 yán qū/qǔ qián1.盐税和酒税。
盐禁 yán jīn/jìn1.古代禁止私人制盐的法令。
捕分府 盐捕分府 yán bǔ fēn/fèn fǔ1.旧时知府下面专管盐务的同知。
盐酸 yán suān又称“氢氯酸”。氯化氢的水溶液。非氧化性强酸。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浓盐酸在空气中发烟,有强腐蚀性。由水吸收氯化氢而得。用于制备某些无机物和有机氯化物,也用于冶金、石油、印染等工业。
城市 盐城市 yán chéng shì在江苏省东部、新洋港上游,串场河和通榆运河纵贯。1945年始设市,旋废。1983年正式建市。因古时环城皆盐场得名。人口142.2万(1995年)。为江苏北部重要城市之一。工业有纺织、机械、电力、化学、食品等。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曾在此重建军部,建有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和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
盐土 yán tǔ表层或土体中积聚有过多的可溶性盐类的土壤。在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地势低洼、含盐地下水水位高的条件下形成。腐殖质含量低、含可溶性盐过高,不利于植物生长。通过排水、合理灌溉、种稻、种植绿肥等措施进行改良。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华北、西北、东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东部滨海地区。
角儿 盐角儿 yán jiǎo/jué ér/er1.亦称"盐角儿令"。 2.词牌名。
盐酢 yán zuò/cù1.盐和醋。
巡道 盐巡道 yán xún dào1.清代称以分巡道兼任盐法道的长官。
盐根 yán gēn1.即盐精石。
盐池 yán chí1. 生产食盐的咸水湖。
盐货 yán huò1.盐一类的货物。
呆子 盐呆子 yán dāi zǐ1.对盐商的蔑称。
盐心 yán xīn1.佛教语。谓一旦有思念之心,便更增思念。如盐之入物,皆着咸味。
盐法 yán fǎ1.官府管理盐务所制定的政策法令﹑产销制度和有关则例。

盐的二字词语

盐的三字词语

碱地 渍化 碱土 坨子 运判 曲钱 城市 角儿 巡道 呆子 胆水 铁印 运同 钻粱 驮子 鳖户 水妹 公堂 肤木 义仓 钞法 官枣 煮笋

盐的四字成语

捕分府 梅之寄 梅舟楫 类水解

其他字的组词

匸组词 巴组词 对组词 旦组词 舟组词 析组词 盲组词 咙组词 奈组词 格组词 宵组词 啥组词 颅组词 牌组词 蛙组词 䳿组词 變组词 欛组词 䰕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