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巴的拼音、解释、组词

盐巴的简介:

yán bā
1.方言。食盐。

  • AI解释

关于“盐巴”这个词汇,可能存在一些误解或特殊的语境。通常情况下,“盐巴”是口语中对食盐的一种称呼,在方言里比较常见,尤其是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盐”在普通话中是一种白色的晶体状物质,用于调味和防腐等用途。

详细解释:

  • 本义:指厨房中常用的食盐。
  • 引申义:有时被用来比喻“平凡无奇”的意思。例如,在某些情境下,“盐巴”可能会被用作形容某个人或事物普通、没有特别之处。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引申义的使用较为少见和非正式。

造句:

  1. 妈妈今天买了很多菜回来,还特意加了点新鲜的鱼干和咸鸭蛋,但就是觉得少了点什么。后来她灵机一动,在菜肴里撒了一些盐巴,顿时感觉味道好多了。
  2. 小明家的厨房总是被各种调料堆满,每次妈妈做饭前都要翻箱倒柜找半天,最后总会说:“唉,又没把盐巴放在固定的地方!”
  3. 老王退休后每天早上都会到社区里遛弯锻炼身体,但除了偶尔和邻居聊聊天外,其他时间他就总是静静地走着。有人问起他是否觉得这样很单调时,老王笑着回答:“反正我就是个吃盐巴的人,习惯了这种平淡生活。”
  4. 小张是个典型的宅男,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度过,从早餐的油条、豆浆到午餐的炒饭,再到晚餐的水煮鱼,他几乎每顿都离不开盐巴
  5. 为了给新家增添一些生气和色彩,小丽决定重新布置一下客厅。她在墙上贴了一些风景画,并摆放了几盆植物,但整体还是显得有些单调。于是她又去超市买了些香皂、调料瓶等生活用品装点一下。回家后,她说:“虽然这些东西可能就像盐巴一样普通,但在适当的位置却能起到很好的点缀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盐巴”的解释以及五个造句的例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yán

1 无机化合物,一种有咸味的无色或白色结晶体,成分是氯化钠,用来制造染料、玻璃、肥皂等,亦是重要的调味剂和防腐剂(有“海盐”、“池盐”、“井盐”、“岩盐”等种类):~巴。~卤。~分(fèn )。~田。2 〔~酸〕氯化氢的水溶液,是一种基本的化学原料,多用于工业和医药。3 化学上称酸类与碱类中和而成的化合物:酸式~。碱式~。

1 粘结着的东西:泥~。锅~。2 粘贴,依附在别的东西上:饭~锅了。~结别人。3 贴近:前不~村,后不~店。4 盼,期望:~望。5 张开:~着眼睛。6 古国名,在今中国四川省东部。7 中国四川省东部,泛指四川:~蜀。~山蜀水。8 词尾,读轻声:尾~。嘴~。9 大蛇:~蛇(传说中能吞大象的蛇)。10 气压的压强单位。11 压强单位。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