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鼓的拼音、解释、组词
腰鼓的简介:
yāo gǔ
膜鸣乐器。鼓框木制,长筒形,两端小而腰较粗,双面蒙皮。用时以绸布带系腰间,双手各执鼓槌交替击鼓,同时伴以舞蹈。
膜鸣乐器。鼓框木制,长筒形,两端小而腰较粗,双面蒙皮。用时以绸布带系腰间,双手各执鼓槌交替击鼓,同时伴以舞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乐器名,打击乐器。古今形制不同。隋唐以来用于胡乐,广首细腰,挂在腰间,用两手拍击。现在使用的腰鼓,则两端小而中腰较粗,奏时用绸带系鼓缚在舞者腰间,双手各执鼓槌交替击奏。
2. 一种舞蹈。腰间挂腰鼓,边跳舞边打击。最先盛行于陕北。
《腰鼓》这个词通常指代一种传统的中国民间舞蹈,它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鲜明的艺术特点和强烈的表现力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腰鼓是通过在腰部绑上一串或数串小鼓,并使用双臂的挥动来敲击产生声音,不仅能够发出节奏感强烈的打击声,还能配合舞蹈动作展现艺术美感。
详细解释:
- 起源与发展:腰鼓历史悠久,起源于古代劳动人民为了庆祝丰收、祈求平安等而自发形成的民间艺术形式。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今天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
- 表演特点:腰鼓表演通常结合了舞蹈、音乐和戏剧元素,动作夸张有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演奏技巧上,除了基本的敲击外还加入了模仿自然界声音的动作等创新内容。
- 文化意义:它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方式,也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在节日庆典、喜庆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造句:
- 随着鼓手们有力的节奏感,腰鼓表演正式开始。
- 在春节联欢晚会上,精彩的腰鼓表演为观众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 尽管天色已晚,村民们的激情丝毫未减,在月光下依然兴致勃勃地跳起腰鼓舞来。
- 为了准备这次比赛,他们每天都会练习腰鼓动作与配合。
- 腰鼓那独特的打击声仿佛能穿透云层,让人振奋不已。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