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金拖紫的拼音、解释、组词

腰金拖紫的简介:

yāo jīn tuō zǐ
比喻身居高官。金,金印;紫,紫绶。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身穿紫袍,腰佩金鱼袋,为古代官员打扮。比喻当大官。宋书˙卷七十四˙沈攸之传:乘一捷之功,镌山裂地,腰金拖紫,穷贵于国,极富于家。唐˙白居易˙哭从弟诗:一片绿衫消不得,腰金拖紫是何人?亦作衣紫腰金。

1. 身穿紫袍,腰佩金鱼袋,为古代官员打扮。比喻当大官。《宋书.卷七四.沈攸之传》:「乘一捷之功,镌山裂地,腰金拖紫,穷贵于国,极富于家。」唐.白居易〈哭从弟〉诗:「一片绿衫消不得,腰金拖紫是何人?」也作「衣紫腰金」。

词语释义

腰金拖紫,这个词组中的“金”和“紫”分别代表古代官服上的两种色彩。具体来说:

  • 腰金:在腰部系上用金色丝线绣成的图案或装饰,象征着高官显贵的身份。
  • 拖紫:在衣服上镶饰紫色绸带,同样是一种表示地位尊崇的方式。

综合起来,“腰金拖紫”就是指古代官员穿戴带有金色和紫色装饰的服饰。这种服饰不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也体现了当时的审美与文化特色。

造句

  1. 古代的文臣武将常常以腰金拖紫为荣,这是他们身份地位的象征。
  2. 这位将军不仅英勇善战,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且在朝堂上也获得了腰金拖紫的荣耀。
  3. 在那个时代,只有皇亲国戚和一品高官才有资格享受腰金拖紫的待遇,普通人是无法企及的。
  4. 古代官员穿上腰金拖紫的官服,在大殿中接受皇帝的召见,场面显得十分庄重与威严。
  5. 史书上记载,这位宰相不仅治国有方,而且生活极为简朴,从不追求腰金拖紫这样的奢华生活方式。

这些句子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腰金拖紫”这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既适用于正式的文段描述,也能用于生动的故事叙述中。

分词解释

yāo

1 胯上胁下的部分,在身体的中部:~板儿。~杆子。~背。~身。~肢。~围。2 东西的中段,中间:半山~。3 中间狭小像腰部的地势:土~。海~。4 裤、裙等围在腰上的部分:裤~。

jīn

1 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黄~。~子。~笔。2 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属。五~(旧指金银铜铁锡)。合~(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文(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旧称“钟鼎文”)。3 钱:现~。基~。挥~如土。4 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革(兵器甲铠的总称,引申指战争)。~声(a.钲声;b.钟声)。~鼓(锣鼓)。5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6 喻尊贵、贵重、难得、持久、坚固、有光泽等:~兰(友情深)。~刚(梵语意译,喻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瓯(a.盛酒器;b.喻疆土完整)。~城汤池。7 一些动、植物因颜色似金而得名:~鱼。~乌(太阳)。~龟。~丝猴。8 中国朝代名:~代。9 姓。

tuō

1 牵引,拉,拽:~车。~船。~累(lěi )。~儿带女。2 耷拉着:~着辫子。3 延长时间:~延。~欠。~债。

1 在可见光中波长最短,红与蓝合成的颜色:~红。~铜。~外线。~药水。2 道教和某些朝代的统治者所崇尚的色彩,因而常在其宫室、服饰、用物前冠之以“紫”:~衣。~书(①道经;②皇帝诏书)。~诰(帝王诏令)。~台(神仙、帝王所居)。~气(祥瑞之气,多附会为帝王、圣贤或宝物出现的先兆)。~绶。~垣(皇宫)。~阙。~光阁。~禁城。~袍金带。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