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的组词
丁常见的组词有:丁娘子,丁翁,丁子香,丁身钱,丁栎,丁香结,丁丁光光,丁女,丁祭,丁屐,丁一确二,丁丁当当,丁历,丁娘十索,丁氏粟,丁夫,丁当长鸣,丁妻,丁中,丁子有尾,丁穷,丁字尺,丁外忧,丁外艰,丁甲,丁督护歌,丁荦,丁卯桥,丁银,丁是娥(1923-1988)
词语 | 解释 |
---|---|
丁娘子 | 丁娘子 dīng/zhēng niáng zǐ1.布名。明朝松江府东门外双庙桥丁氏所织的布,向以质地精软着称,号"丁娘子"。 |
丁翁 | 丁翁 dīng/zhēng wēng1.通草的别名。 |
丁子香 | 丁子香 dīng/zhēng zǐ xiāng1.即丁香。 |
丁身钱 | 丁身钱 dīng/zhēng shēn qián1.即丁钱。 |
丁栎 | 丁栎 dīng/zhēng lì/yuè1.良种牛。 |
丁香结 | 丁香结 dīng/zhēng xiāng jié/jiē1.丁香的花蕾。用以喻愁绪之郁结难解。 |
丁丁光光 | 丁丁光光 dīng/zhēng dīng/zhēng guāng guāng1.象声词。 |
丁女 | 丁女 dīng/zhēng nǚ/rǔ1.已到服力役年龄的成年女子。 2.指火。丙丁为火。道教以六丁为阴神,名:"六丁玉女",故以"丁女"称火。 |
丁祭 | 丁祭 dīng/zhēng jì/zhài1.旧时于每年阴历二月﹑八月第一个丁日祭祀孔子,称丁祭。隋唐日制不一。隋文帝时一年有四祭,唐武德年间改用中丁日祭祀,唐开元年后专用春﹑秋二仲的上丁日举行祭祀。 |
丁屐 | 丁屐 dīng/zhēng jī1.底部带有钉齿用以防滑的木鞋。 |
丁一确二 | 丁一确二 dīng yī què èr明明白白,确确实实。 |
丁丁当当 | 丁丁当当 dīng dīng dāng dāng象声词。也形容性格刚强。 |
丁历 | 丁历 dīng/zhēng lì1.葶苈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葶苈》。 |
丁娘十索 | 丁娘十索 dīng niáng shí suǒ丁娘:隋朝歌妓;索:索取。原指隋代乐妓丁六娘所作的乐府诗,每首末句有“从郎索花烛”等语,本十首。后用以指妓女的需索。 |
丁氏粟 | 丁氏粟 dīng/zhēng shì/zhī sù1.《管子.山权数》:"还四年,伐孤竹。丁氏之家粟,可食三军之师行五月。"尹知章注:"丁氏,齐之富人,所谓丁惠也。"后以"丁氏粟"为称豪富之词。 |
丁夫 | 丁夫 dīng/zhēng fū/fú1.壮健的男子。 2.唐代丁谓正役,夫谓杂徭。后泛指服力役的人夫。 |
丁当长鸣 | 丁当长鸣 dīng/zhēng dāng/dàng cháng/zhǎng míng1. 发丁当声。如:听得见狂风呼呼地悲号,大钟丁当长鸣。 |
丁妻 | 丁妻 dīng/zhēng qī/qì1.壮年的已婚妇女。 |
丁中 | 丁中 dīng/zhēng zhōng1.古代课税,征徭役,以年龄分为黄﹑小﹑中﹑丁﹑老五类。丁中为其中主要两类。此制始于北齐。历代迭有变更。 |
丁子有尾 | 丁子有尾 dīng zǐ yǒu wěi丁子:蝌蚪。指青蛙或蟾蜍幼时还有尾巴。古代名家诡辩之词。 |
丁穷 | 丁穷 dīng/zhēng qióng1.犹言丁忧。 |
丁字尺 | 丁字尺 dīng/zhēng zì chǐ/chě绘图的用具,多用木料或塑料制成,形状像丁字。 |
丁外忧 | 丁外忧 dīng/zhēng wài yōu1.犹言丁父忧。 |
丁外艰 | 丁外艰 dīng/zhēng wài jiān1.同"丁父忧"。 |
丁甲 | 丁甲 dīng/zhēng jiǎ1.即六丁六甲。本为道教神名。后亦泛指天兵天将。 |
丁督护歌 | 丁督护歌 dīng/zhēng dū hù gē1.南朝宋时一种吴声歌曲。亦称"丁都护歌"。 |
丁荦 | 丁荦 dīng/zhēng luò1.见"丁栎"。 |
丁卯桥 | 丁卯桥 dīng/zhēng mǎo qiáo1.桥名。在江苏省丹徒县南。晋元帝子裒镇广陵,运粮出京口,为水涸,奏请立埭,以丁卯日制可,后人筑桥,因名。 |
丁银 | 丁银 dīng/zhēng yín1.按人丁数目交纳的税银。 |
丁是娥(1923-1988) | 丁是娥(1923-1988) dīng/zhēng shì é (1923-1988)沪剧演员。原名潘咏华,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女。九岁学艺,演花旦、正旦。1949年后致力于沪剧改革,主演《罗汉钱》、《芦荡火种》、《鸡毛飞上天》等剧。唱腔绮丽多彩,善于抒发感情。曾任上海沪剧院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