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的组词
班常见的组词有:班台,班宣,班禅额尔德尼,班班,班荆馆,班墨,班书,班剑,班荀,班资,班班可考,班枝花,班师,班寮,班头,班笔,班毛,班奴,班序,班荆道旧,班兰,班命,班底,班政,班本,班士,班立,班妾,班香宋艳,班旋
词语 | 解释 |
---|---|
班台 | 班台 bān tái1.古代以司马﹑司空﹑司徒为三台,故以泛称朝官之前列显要者。 |
班宣 | 班宣 bān xuān1.犹宣谕。 |
班禅额尔德尼 | 班禅额尔德尼 bān chán é ěr dé ní1.西藏喇嘛教黄教中主持扎布伦寺及后藏事务的教主封号,意为"大学者"。在黄教两大活佛系统中仅次于达赖。清顺治二年和硕特蒙古固始汗尊罗桑却吉坚赞为班禅,康熙五十二年援达赖例,立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
班班 | 班班 bān bān1.明显貌;显着貌。 2.络绎不绝貌;盛多貌。 3.犹彬彬。文质兼备貌。 4.斑点众多貌。班,通"斑"。 |
班荆馆 | 班荆馆 bān jīng guǎn1.五代和宋时设在京郊用以接待外国使臣的宾馆。 |
班墨 | 班墨 bān mò1.战国时鲁人公输班和墨翟的并称。 |
班书 | 班书 bān shū1.指汉班固所著的《汉书》。 |
班剑 | 班剑 bān jiàn1.有纹饰的剑。或曰以虎皮饰之。班,通"斑"。汉制,朝服带剑。晋易以木,谓之班剑,取装饰灿烂之义。后用作仪仗,由武士佩持,天子以赐功臣。 2.指持班剑的武士。 |
班荀 | 班荀 bān xún1.汉史学家班固和荀悦的并称。班固撰《汉书》,荀悦撰《汉纪》。 |
班资 | 班资 bān zī1.官阶和资格。 |
班班可考 | 班班可考 bān bān kě kǎo班班:明显的样子。指事情源流始末清清楚楚,可以考证。 |
班枝花 | 班枝花 bān zhī huā1.即木棉花。 |
班师 | 班师 bān shī〈书〉调回出去打仗的军队,也指出征的军队胜利归来。 |
班寮 | 班寮 bān liáo1.班僚。 |
班头 | 班头 bān tou1.班行之首。亦泛指领袖,第一人。 2.指衙门差役的头目。亦泛称差役。 |
班笔 | 班笔 bān bǐ1.典出《后汉书·班超传》:"〔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闲乎!'"后以"班笔"比喻文书琐事。 |
班毛 | 班毛 bān máo1.同"斑毛"。 |
班奴 | 班奴 bān nú1.见"班叔"。 |
班序 | 班序 bān xù1.依次排列。 2.按官爵或年齿排列的次序。 3.朝官的行列。 |
班荆道旧 | 班荆道旧 bān jīng dào jiù指朋友相遇于途,铺荆坐地,共叙情怀。后泛指朋友相遇,共叙离情。亦作“班荆道故”。 |
班兰 | 班兰 bān lán1.色彩错杂灿烂貌。班,通"斑"。 |
班命 | 班命 bān mìng1.颁布命令。 |
班底 | 班底 bān dǐ(~儿)①旧时指戏班中主要演员以外的其他演员。也叫底包。②泛指一个组织中的基本成员。 |
班政 | 班政 bān zhèng1.颁布政令。 |
班本 | 班本 bān běn1.指戏文本,戏文。 |
班士 | 班士 bān shì1.宋时禁卫军诸班直中的军士。 |
班立 | 班立 bān lì1.按位次站立。 |
班妾 | 班妾 bān qiè1.指汉班倢伃。 |
班香宋艳 | 班香宋艳 bān xiāng sòng yàn班固和宋玉均善辞赋,以富丽见称,后以之泛称辞赋之美者。 |
班旋 | 班旋 bān xuán1.犹班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