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荆的拼音、解释、组词

班荆的简介:

bān jīng
在地上铺开荆条坐下:班荆相与食。

  • AI解释

《班荆》这个词源自中国古代典籍,它并不是一个常用词组或成语。根据字面来看,“班”是摆放、排列的意思,“荆”是一种灌木植物。但具体到“班荆”的含义,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和古代文献来理解。

在《左传·定公十年》中记载了一则故事,涉及两个楚国的使者会面的情景:“楚子自许入居郑,使公子黑肱如晋告丧。及许,遇子反于棠,班荆相与食。”这里的“班荆”是指楚国和郑国之间的代表在途经的地方(即许地)遇到后,在地上铺上荆条并坐下共同进餐的情景,意指两国使者友好相见、共叙友情。

以下是五个使用了《班荆》这个词或类似含义的造句:

  1. 古人会面不拘形式,“班荆”相与食,体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2. 他和老友在郊外偶然相遇,于是两人“班荆”畅谈往事,共度美好时光。
  3. 那年中秋,我们约上好友,在公园的草地上“班荆”,赏月聊天直至深夜。
  4. 这次国际会议中,来自不同国家的代表们能“班荆”共话和平与发展,令人感到十分温暖。
  5. 离开母校后,多年未见的同学相逢在车站,“班荆”叙旧,场面温馨而感人。

需要注意的是,“班荆”的使用并不广泛,在现代汉语中较少直接引用。上述造句是基于其原始意义进行了适当调整和扩展。

分词解释

bān

1 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排~。按部就~。2 工作或学习的组织:~组。~级。~长。~主任。领~。3 军队编制中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4 工作按时间分成的段落,亦指工作场所:早~。下~。值~。~房。5 定时开行(xíng)的:~车。~机。~期。6 量词(a.用于人群,如“这~人真能干”;b.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如“他搭下一~飞机走”)。7 调回或调动(军队):~师。~兵。8 古同“斑”,杂色。9 姓。

jīng

1 落叶灌木,叶有长柄,掌状分裂,开蓝紫色小花,枝条可编筐篮等(亦称“楚”):紫~。~条。~棘。披~斩棘。2 古代用荆条做的刑仗:负~请罪。3 中国古代“九州”之一,春秋时楚国别称:~州。~璞(喻美质、未经任用的卓越人才)。4 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拙~。山~。~妻。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