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役的拼音、解释、组词

班役的简介:

bān yì
1.差役,当差。

  • AI解释

词语:班役

解释班役”一词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官员或仆役按照规定的时间和任务轮流执行某项工作。它也可泛指轮换从事某些劳作或公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一概念的具体含义可能有所不同。

  1. 正式定义:按照一定的制度、时间表轮班进行的职务或差事。
  2. 引申义:有时也可以用来表示被派遣去做某件具体的事或者被安排到某个职位工作的人或物。

造句

  1. 明朝时期,官府实行班役制来管理日常事务,以减少官员因长期固定岗位而产生的懈怠。
  2. 古代的一些寺庙中设有班役制度,由不同的僧侣轮流负责日常的祭祀和维护工作。
  3. 在古代中国,一些家庭也常使用班役的方式来安排家仆的工作内容,使其轮换担任不同任务。
  4. 朝廷为了确保官员们不因长期从事单一职务而产生厌烦情绪,常常会实行班役制来改变他们的工作岗位。
  5. 从民间的角度来说,“班役”也可以指被派遣去做某件具体的事,如村里的青年被轮流派去送信或者打扫公共区域。

这些句子旨在帮助理解“班役”的基本含义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应用方式。

分词解释

bān

1 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排~。按部就~。2 工作或学习的组织:~组。~级。~长。~主任。领~。3 军队编制中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4 工作按时间分成的段落,亦指工作场所:早~。下~。值~。~房。5 定时开行(xíng)的:~车。~机。~期。6 量词(a.用于人群,如“这~人真能干”;b.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如“他搭下一~飞机走”)。7 调回或调动(军队):~师。~兵。8 古同“斑”,杂色。9 姓。

1 服兵务,从军:从~。现~。2 战事:战~。3 服劳力之事:劳~。徭~。4 使唤:~使。奴~。5 被役使的人:~夫。~徒。仆~。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