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的组词
钟常见的组词有:钟萃,钟理和(1915-1960),钟呗,钟响磬鸣,钟祥市,钟夔,钟葵,钟馗,钟念,钟鼎山林,钟谭,钟岩,钟虡,钟山,钟胡,钟龙,钟鸣鼎食,钟点,钟嵘(约468-约518),钟表,钟值,钟子,钟仪楚奏,钟摆,钟头,钟鼓,钟镖,钟怜,钟灵,钟藤
| 词语 | 解释 |
|---|---|
| 钟萃 | 钟萃 zhōng cuì1.汇集。 |
| 钟理和(1915-1960) | 钟理和(1915-1960) zhōng lǐ hé/hè/huó/huò/hú (1915-1960)小说家。台湾屏东人,生于广东。1941年到北京,一度在日本机构任翻译。1946年回台湾,曾任中学教员。著有长篇小说《笠山农场》、中篇小说《雨》、短篇小说集《夹竹桃》等。 |
| 钟呗 | 钟呗 zhōng bei/bài1.撞钟和唱诵经文声。 |
| 钟响磬鸣 | 钟响磬鸣 zhōng xiǎng qìng míng磬:古代打击乐器。钟被敲响后,磬就自鸣了。比喻事物之间有内在联系。 |
| 钟祥市 | 钟祥市 zhōng xiáng shì在湖北省中部,汉江中游纵贯,焦枝铁路经过境内。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92年设市。人口103.3万(1995年)。名胜古迹有明显陵、阳春台、文风塔、元宫及新石器时代遗址多处。 |
| 钟夔 | 钟夔 zhōng kuí1.指精辨乐音的人。锺﹐春秋时锺子期﹔夔﹐舜乐正。 |
| 钟葵 | 钟葵 zhōng kuí1.即锺馗。 |
| 钟馗 | 钟馗 zhōng kuí中国旧时民间传说中驱妖逐邪之神。相传唐明皇于病中梦见一大鬼捉吃一小鬼。大鬼自称钟馗,生前曾应武举不中,死后决心除尽天下妖孽。明皇醒后命画工吴道子绘钟馗像。破帽、蓝衫、眇一目,左手捉鬼,右手剜鬼眼。旧俗端午节多悬钟馗像,谓能打鬼和驱除邪祟。民间有“钟馗嫁妹”的故事。 |
| 钟念 | 钟念 zhōng niàn1.犹钟爱。 2.极其思念。 |
| 钟鼎山林 | 钟鼎山林 zhōng dǐng shān lín比喻富贵和隐逸。 |
| 钟谭 | 钟谭 zhōng tán1.晩明文学家锺惺﹑谭元春的并称。 |
| 钟岩 | 钟岩 zhōng yán1.即锺山。 |
| 钟虡 | 钟虡 zhōng jù1.亦作"钟簴"。 2.一种悬钟的格架。上有猛兽为饰。 |
| 钟山 | 钟山 zhōng shān在江苏省南京市区东。因南京古称“金陵”,又称“金陵山”;又因山石呈紫红色,阳光照映呈紫金色,故又名“紫金山”。有三峰,中峰最高,海拔448米。西峰建有天文台。名胜古迹有明孝陵、中山陵、灵谷寺等。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
| 钟胡 | 钟胡 zhōng hú1.三国魏钟繇与胡昭的并称。二人皆以工书擅名﹐世谓"胡肥钟瘦"。 |
| 钟龙 | 钟龙 zhōng lóng1.竹名。 2.泛指竹。 |
| 钟鸣鼎食 | 钟鸣鼎食 zhōng míng dǐng shí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
| 钟点 | 钟点 zhōng diǎn1.指某个特定时间。 2.小时﹔钟头。 3.特指课时。 |
| 钟嵘(约468-约518) | 钟嵘(约468-约518) zhōng róng (yuē/yāo 468-yuē/yāo 518)南朝梁文学批评家。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北)人。在齐、梁时做过记室等小官。著有古代诗歌评论著作《诗品》。 |
| 钟表 | 钟表 zhōng biǎo1.钟和表的总称。 |
| 钟值 | 钟值 zhōng zhí1.遭逢。 |
| 钟子 | 钟子 zhōng zǐ1.指钟子期。 |
| 钟仪楚奏 | 钟仪楚奏 zhōng yí chǔ zòu仲仪:春秋时楚国乐官。钟仪奏楚国的音乐。比喻思念故国,怀念乡土。 |
| 钟摆 | 钟摆 zhōng bǎi1.时钟机件的一部分﹐是根据单摆的原理制成的﹐左右摆动﹐通过一系列齿轮的作用﹐使指针以均匀的速度转动。 |
| 钟头 | 钟头 zhōng tóu/tou1.犹言小时。指六十分钟。 |
| 钟鼓 | 钟鼓 zhōng gǔ1.钟和鼓。古代礼乐器。 2.借指音乐。 3.指权贵人家的音乐。代指富贵。 |
| 钟镖 | 钟镖 zhōng biāo1.即钟表。 |
| 钟怜 | 钟怜 zhōng lián1.犹钟爱。 |
| 钟灵 | 钟灵 zhōng líng1.谓灵秀之气汇聚。 |
| 钟藤 | 钟藤 zhōng téng1.植物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