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仪的拼音、解释、组词

钟仪的简介:

zhōng yí
1.春秋楚人。曾为郑获﹐被献于晋。晋侯见锺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释而慰问之﹐问其族。对曰﹕"伶人也。"晋侯曰﹕"能乐乎?"对曰﹕"先人之职也﹐敢有二事?"与之琴﹐操楚音。晋侯语于范文子。文子曰﹕"楚囚﹐君子也。言称其先职﹐不背本也﹔乐操土风﹐不忘旧也。"见《左传.成公九年》。后多以"钟仪"为拘囚异乡或怀土思归者的典型。

  • AI解释

关于“钟仪”这一词语,根据文献记载和历史考证,“钟仪”是指春秋时期楚国被俘的郑国囚徒。在《左传·成公九年(公元前578年)》中提到:“晋人执郑伯以归,子皮与钟仪俱在楚军。”这里的“钟仪”指的就是作为乐师身份被俘虏并留在楚国军队中的郑国人。

详细解释

  • 名称由来钟仪是以其所担任的职务命名。他在被俘之后,依旧保持着郑国的身份和文化特色。
  • 象征意义:后来,“钟仪”常用来比喻身处异乡仍保持本国的文化传统或忠诚的人;同时也可指代怀旧、思乡之情。

造句

  1. 钟仪虽身处楚地多年,但依然穿着家乡的服饰,让人感受到他对郑国深深的思念。
  2. 在文化变迁的过程中,“钟仪”成为了对那些坚守自己文化和传统的象征性符号。
  3. 这个品牌的坚持和用心就如同“钟仪”,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他们始终如一地保持自己的特色。
  4. 老张虽已定居国外多年,但每次回忆起家乡的风土人情,就像在梦中见到那位“钟仪”一样,充满了对故乡的深情。
  5. 他虽然已经移居海外,但仍保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习惯和服饰,这种坚持就如同历史上那位“钟仪”,让人敬佩。

这些句子旨在通过不同的语境使用“钟仪”这一概念,以展现其象征意义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分词解释

zhōng

1 金属制成的响器,中空,敲时发声:警~。编~(古代乐器。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组成,用小木槌击奏。各时代形制大小不一,枚数也不同)。~鼎(古铜器总称,上面铭刻文字)。2 计时的器具:~表(钟和表的总称)。座~。~鸣漏尽(晨钟已鸣,夜漏将尽。喻年届迟幕)。3 指某个一定的时间,小时:~头(小时,如“开了一个~~的会”)。4 杯子。5 集中,专一:~情(感情专注)。~爱(特别爱)。~灵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1 人的外表或举动:~态。~表。威~(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2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式。~仗。司~。3 礼物:贺~。谢~。4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器。5 法制,准则:~刑。“设~立度,可以为准则”。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