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理和(1915-1960)的拼音、解释、组词
钟理和(1915-1960)的简介:
zhōng lǐ hé/hè/huó/huò/hú (1915-1960)
小说家。台湾屏东人,生于广东。1941年到北京,一度在日本机构任翻译。1946年回台湾,曾任中学教员。著有长篇小说《笠山农场》、中篇小说《雨》、短篇小说集《夹竹桃》等。
小说家。台湾屏东人,生于广东。1941年到北京,一度在日本机构任翻译。1946年回台湾,曾任中学教员。著有长篇小说《笠山农场》、中篇小说《雨》、短篇小说集《夹竹桃》等。
- AI解释
钟理和(1915年3月27日—1960年8月14日)是台湾著名的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他出生于台湾彰化县,生前积极参与台湾民主运动,并以散文、诗歌及小说作品闻名。其文学创作多以描绘台湾农民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主,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现实与人文关怀。
钟理和的作品风格独特,语言质朴而富有感情色彩,善于运用民间口语,展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他的一些作品在当时具有很强的思想启蒙意义和社会批判作用。尽管钟理和的生命短暂且经历了社会动荡的年代,但他的文学成就为后世所瞩目,并对台湾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造句
- 钟理和不仅是位杰出的作家,更是一位致力于推动台湾民主运动的社会活动家。
- 钟理和的文章充满了对农民生活的细腻描写与深刻关怀。
- 在文学史上,钟理和被视为描绘台湾地方风土人情的重要人物之一。
- 他的作品《海葬》因其深沉的哀悼情感而广受读者喜爱。
- 学者们常常研究钟理和的作品以了解20世纪初期台湾社会的真实面貌。
分词解释
钟
zhōng
1 金属制成的响器,中空,敲时发声:警~。编~(古代乐器。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组成,用小木槌击奏。各时代形制大小不一,枚数也不同)。~鼎(古铜器总称,上面铭刻文字)。2 计时的器具:~表(钟和表的总称)。座~。~鸣漏尽(晨钟已鸣,夜漏将尽。喻年届迟幕)。3 指某个一定的时间,小时:~头(小时,如“开了一个~~的会”)。4 杯子。5 集中,专一:~情(感情专注)。~爱(特别爱)。~灵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理
lǐ
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肌~。条~。事~。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由。~性。~智。~论。~喻。~解。~想。道~。~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科,数~化。~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财。~事。管~。自~。修~。总~。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睬。答~。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
和
hé,hè,huó,huò,hú
1 相安,谐调:~美。~睦。~谐。~声。~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衷共济。2 平静:温~。祥~。~平。~气。~悦。~煦。惠风~畅。3 平息争端:讲~。~约。~议。~亲。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是四。5 连带:~盘托出(完全说出来)。~衣而卧。6 连词,跟,同:我~老师打球。7 介词,向,对:我~老师请教。8 指日本国:~服(日本式服装)。~文。大~民族。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棋。~局。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