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的组词
邮常见的组词有:邮票,邮资信封,邮使,邮政日戳,邮船,邮轮,邮坛,邮便局,邮罚,邮传部,邮汇,邮折,邮差,邮馆,邮舍,邮人,邮资,邮籖,邮务局,邮包,邮政局,邮表,邮电,邮程,邮车,邮券,邮亭,邮巡,邮购,邮政
词语 | 解释 |
---|---|
邮票 | 邮票 yóu piào/piāo国家(地区)邮政主管部门发行,供寄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属有价证券。通常具有邮政所属国家或发行机构标志、面值或相当邮政资费效用的标志以及图案三要素。 |
邮资信封 | 邮资信封 yóu zī xìn/shēn fēng国家(地区)邮政主管部门发行的,印有邮票图案的信封。有普通邮资信封、纪念邮资信封、航空邮资信封、美术邮资信封等种类。 |
邮使 | 邮使 yóu shǐ1.古代邮传驿站的小官。详"邮吏"。 2.旧时指邮递员。 |
邮政日戳 | 邮政日戳 yóu zhèng rì chuō简称“邮戳”。邮政通信部门经办邮政业务所使用的、标有时间和地名的戳记。是凭以确认邮政局所与用户之间以及局所之间权责关系的印信。 |
邮船 | 邮船 yóu chuán1.海洋上定线﹑定期航行的大型客运轮船。因过去水运邮件总是委托这种大型快速客轮运载,故名。 |
邮轮 | 邮轮 yóu lún1. 航行于大洋的班轮;邮船。 |
邮坛 | 邮坛 yóu tán1. 集邮界。如:邮坛轶闻。 |
邮便局 | 邮便局 yóu biàn/pián jú1.邮政局的旧称。 |
邮罚 | 邮罚 yóu fá1.谓判人罪过,处罚其身。邮,通"尤"。 |
邮传部 | 邮传部 yóu chuán/zhuàn bù1.清末官署名。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始设。管理交通﹑邮政,民国改为交通部。 |
邮汇 | 邮汇 yóu huì1.通过邮电局汇款。 |
邮折 | 邮折 yóu zhē/zhé/shé为一定主题特制的,插贴相关主题邮品,并盖邮政日戳或纪念邮戳的折叠式硬纸卡。 |
邮差 | 邮差 yóu chà/chā/chāi/cī1.邮递员的旧称。 |
邮馆 | 邮馆 yóu guǎn1.馆驿,传舍。 |
邮舍 | 邮舍 yóu shè/shě1.驿站,馆驿。 2.古代田官督耕居住的庐舍。 |
邮人 | 邮人 yóu rén1.传递公文书信的人。 2.驿站的小吏。 3.指集邮的人。 4.归咎别人。邮,通"尤"。怨恨。 |
邮资 | 邮资 yóu zī1.邮电局按规定数额向寄邮件的人所收的费用。 2.方言。邮票。 |
邮籖 | 邮籖 yóu qiān1.见"邮签"。 |
邮务局 | 邮务局 yóu wù jú1.邮局的旧称。 |
邮包 | 邮包 yóu bāo1.由邮电局寄递的包裹。。亦指装着邮件的包裹。 |
邮政局 | 邮政局 yóu zhèng jú1.邮局。 |
邮表 | 邮表 yóu biǎo1.古代交通要道及其交叉处树立的路标。 |
邮电 | 邮电 yóu diàn1.邮政﹑电信的并称。 |
邮程 | 邮程 yóu chéng1.驿道,驿路。 |
邮车 | 邮车 yóu chē/jú1.运送邮件的车辆。 |
邮券 | 邮券 yóu quàn/xuàn1.方言。即邮票。详"邮票"。 |
邮亭 | 邮亭 yóu tíng1.驿馆;递送文书者投止之处。 2.邮局在街道上﹑广场上或公园里设立的收寄邮件并办理小额汇款等业务的处所。 |
邮巡 | 邮巡 yóu xún1.馆驿巡察官。 |
邮购 | 邮购 yóu gòu通过邮寄购买商品的方式。顾客根据商店的订货单或广告,将所需购买商品的数量和款项用信函汇寄给商店,商店接到订函和汇款后,即将货物连同发票邮寄给顾客。这种方式可以节省顾客往返时间和费用,便于远距离顾客的购买。 |
邮政 | 邮政 yóu zhèng由国家管理或直接经营寄递各类邮件(信件或物品)的通讯部门。中国古代官府设置驿站,利用马、车、船等传递官方文书和军情,是世界上最早的邮政。英国于19世纪前期在主要城市设置邮政机构,采用邮票形式作为邮资(寄递费用)已付的凭证,为大众寄递各种邮件,是现代邮政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