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拼音、解释、组词
己的基本解释:
1 对别人称本身:自~。知~。反求诸~。推~及人。~所不欲,勿施于人。
2 天干的第六位,用作顺序第六的代称。
己的笔顺/笔顺名
𠃍,一,乚
横折,横,竖弯钩
-
1 𠃍
横折
-
2 一
横
-
3 乚
竖弯钩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本身。如:「自己」、「爱人如己」、「己饥己溺」、「视如己出」。
2. 天干的第六位。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自称,犹自己、己身。【例】知己知彼、推己及人、反求诸己
2. 天干的第六位。
3. 用来排列次序等第。在戊之后,表示第六。【例】己班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天干的第六位。
2. 排列次序等第的用字。在戊之后,表示第六。如:「三年己班」。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4. 自称,犹自己、己身。如:「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详细解释
己[jǐ]
〈代〉
【本义】:丝的头绪,用以缠束丝。②自己
【造字法】: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绳曲之形。“己”是古“纪”字,假借作“自己”用。①
【引】
1 《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 《吕氏春秋·察今》:而己亦人也。
3 晋· 干宝《搜神记》:自拟己头。
4 唐· 柳宗元《三戒》:且噬己也。
5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己悲。
6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在己为有悔。
【例】
又如:舍己为公;异己;克己;知己;己身(自己);己私(自己的欲望);己里钱(血汗钱,私房钱)
己[jǐ]
〈名〉
1 天干的第六位 ([En.] the sixth of the ten Heavenly Stems)
【引】
1 《吕氏春秋·慎行论》:己与三相近。
【例】
又如: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己[jǐ]
〈动〉
借作“给” (【英】:give)
【引】
1 《醒世姻缘传》:一二千两银子东西己人!叫他唱二万出戏我看了,己他一个!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中宮也。象萬物辟藏詘形也。己承戊,象人腹。凡己之屬皆从己。𢀒:古文己。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中宮也。象萬物辟藏詘形也。己承戊,象人腹。凡己之屬皆从己。,古文己。居擬切
注解
【己】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反切注音:『居擬』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古文”,指战国时期秦以外的六国文字。
【己】字本义为丝的头绪,用以缠束丝。②自己。
【己】字造字法为象形。
【己】字字形结构为单一, 可拆字为“乙(己) 乙”。
【己】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十四, 己部, 现代部首为己, 笔画为3画。
【己】字异体字:。
《说文解字》注解
(己)中宫也。戊已皆中宫。故中央土。其日戊已。注曰。己之言起也。律曆志曰。理紀於已。釋名曰。已、皆有定形可紀識也。引申之義爲人已。言已以別於人者。己在中。人在外。可紀識也。論語。克已復禮爲仁。克已言自勝也。象萬物辟藏詘形也。辟藏者、盤辟收斂。字像其詰詘之形也。此與巳止字絕不同。宋以前分別。自明以來書籍閒大亂。如論語莫已知也。斯已而巳矣、唐石經不譌。宋儒乃不能了。居擬切。一部。己承戊。象人腹。冡大一經。凡己之屬皆从己。
()古文己。己亥譌三豕者、己與三形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