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溺己饥的拼音、解释、组词

己溺己饥的简介:

jǐ nì jǐ jī
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AI解释

词语“己溺己饥”出自古代儒家经典之一的《礼记·表记》,原文为“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而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他日,召点而语之曰:‘自吾得夫子也,恶言声色臭味也久矣。《诗》《书》所述者,圣人之事也;礼乐、射御、修己以立,谓之文。故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这里的“己溺己饥”是对孔子的描述,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了解他人的痛苦和需求,甚至可以将自己置身于困境中去帮助他人。“溺”,意味着陷入水中,需要救援;“饥”,是极度饥饿的状态。这种说法强调了个人的同理心、同情心以及无私的精神。

造句:

  1. 作为社区的一员,我们应该己溺己饥地为有困难的家庭提供帮助。
  2. 在自然灾害中,志愿者们己溺己饥地投入到救援工作中,确保每一个受灾群众都能得到必要的援助。
  3. 这家慈善组织致力于己溺己饥地救助那些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们。
  4. 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许多公益人士积极采取行动,己溺己饥地推动改善。
  5. 在疫情暴发期间,无数医护人员、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己溺己饥地坚守在防疫一线。

分词解释

1 对别人称本身:自~。知~。反求诸~。推~及人。~所不欲,勿施于人。2 天干的第六位,用作顺序第六的代称。

nì,niào

1 淹没:~水。~死。2 沉迷不悟,过分,无节制:~爱。沉~。

1 饿:~饿。~民。~驱(旧指为衣食而奔走)。~餐渴饮。~寒交迫。~不择食(喻急需的时候顾不得细加选择)。画饼充~。2 庄稼收成不好或没有收成:~荒。~馑(灾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