膊的拼音、解释、组词

拼音:bó 部首 笔画14 字形左右 五行 五笔:EGEF

膊的基本解释:

1 上肢,近肩的部分:胳~。赤~(光膀子)。

2 〔厚~〕厚切肉。

3 分裂尸体而曝之:“杀而~诸城上”。

膊的笔顺/笔顺名

丿,㇆,一,一,一,丨,𠃍,一,一,丨,丶,一,亅,丶

竖撇,横折钩,横,横,横,竖,横折,横,横,竖,点,横,竖钩,点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身体肩膀以下,手腕以上的部位。如:「胳膊」。

2. 泛指人的上身。如裸露著上身称为「打赤膊」。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身体肩膀以下,手腕以上的部位。【例】胳膊

2. 泛指人的上身。如裸露著上身称为「打赤膊」。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身体肩以下手腕以上的部位。近肩部分称为「上膊」,近手部分称为「下膊」。

2. 泛指人的上身。如裸露著上身称为「打赤膊」。

3. 晒干的肉。通「脯」。《淮南子.缪称》:「故同味而嗜厚膊者,必其甘之者也。」

4. 分裂尸体。《左传.成公二年》:「弗听,杀而膊诸城上。」

详细解释

膊[bó]

〈名〉

【本义】:肩臂

【造字法】:形声。从肉,尃( fū)声。

1 另见 bo

膊[bó]

2 ——见“胳膊”

3 另见 bó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薄脯,膊之屋上。从肉尃聲。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薄脯,膊之屋上。从肉尃聲。匹各切

注解

『从肉,尃聲』,指该字为形声字 ,【肉】为形旁,【尃】为声旁。

【膊】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尃聲』,即形声字中【尃】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反切注音:『匹各』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膊】字本义为肩臂。

【膊】字造字法为形声:从月、尃声。

【膊】字字形结构为左右, 可拆字为“月 尃”。

【膊】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四, 肉部, 现代部首为月, 笔画为14画。

【膊】字异体字: 髆 。

《说文解字》注解

(膊)薄脯、脯之屋上。膊之屋上當作薄之屋上。薄、迫也。釋名。膊、迫也。薄㭬肉迫箸物使燥也。說與許同。方言。?、暴也。燕之外郊朝鮮洌水之閒。凡㬥肉、發人之私、披牛羊之五藏謂之膊。左傳。龍人囚盧蒲就魁。殺而膊諸城上。周禮。斬殺賊諜而膊之。皆謂去衣磔其人。如迫脯於屋上也。又儀禮兩胉。今文作迫。周禮豚拍。杜子春以拍爲膊。謂脅也。按脅之正字當從禮今文作迫。从肉。尃聲。匹各切。五部。

膊字组词

更多

其他网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