膊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膊子的简介:
bó zǐ
1.膀子﹐胳膊。
1.膀子﹐胳膊。
- AI解释
词语“膊子”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相对较少,但在某些方言或特定语境中仍有使用。根据现有的语言资料,“膊子”通常指的是上臂部分,特别是靠近肩关节的那一段。这个词汇在标准普通话中较为少见,常用于地方性的口语表达中。
详细解释
- 词源:“膊”字来源于古代汉语,表示人体的一部分。
- 用法与含义:主要指人体手臂的上半部,也就是从肩膀到肘关节之间的部分。这个词汇在标准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在一些地方方言或者口语中较为常见。
造句
- 在北方的一些地区,人们可能会说:“我胳膊上的汗都湿透了。”在这里,“胳膊”指的是“膊子”。
- 小时候妈妈告诉我,要多运动锻炼胳膊力量,这样才能让胳膊变得强壮有力。“胳膊”在口语中可以近似理解为“膊子”。
- 他用力一推门把手,觉得胳膊上有些酸痛。这里的“胳膊”也可以理解为“膊子”。
- 这件衣服的袖子设计得很宽大,正好盖住我的胳膊。“胳膊”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膊子”。
- 在武侠小说里,江湖人士常常用内力练就“横扫千军”的功夫,这里的“胳膊”也可视作“膊子”。
请注意,“膊子”一词在标准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上述造句是为了帮助理解和表达。在实际交流中,建议使用更为通用的词汇以确保沟通的有效性。
分词解释
膊
bó
1 上肢,近肩的部分:胳~。赤~(光膀子)。2 〔厚~〕厚切肉。3 分裂尸体而曝之:“杀而~诸城上”。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