㪻的拼音、解释、组词
㪻的基本解释:
①酒舀子。②舀。
㪻的笔顺/笔顺名
-
1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康熙字典》原文
【廣韻】【集韻】方願切,音販。【說文】抒滿也。
又【廣韻】芳萬切【集韻】孚萬切,音娩。量也。
又【廣韻】居願切,音絭。眈物也。
解释-来源《康熙字典》注解
『从斗,䜌聲』,指该字为形声字 ,【斗】为形旁,【䜌】为声旁。
【㪻】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䜌聲』,即形声字中【䜌】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反切注音:『俱願』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㪻】字字形结构为上下, 可拆字为“孌音(䜌) 斗”。
【㪻】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十四, 斗部, 现代部首为斗, 笔画为23画。
【㪻】字异体字:。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杼滿也。从斗䜌聲。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杼滿也。从斗䜌聲。俱願切
注解
『从斗,䜌聲』,指该字为形声字 ,【斗】为形旁,【䜌】为声旁。
【㪻】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䜌聲』,即形声字中【䜌】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反切注音:『俱願』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㪻】字字形结构为上下, 可拆字为“孌音(䜌) 斗”。
【㪻】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十四, 斗部, 现代部首为斗, 笔画为23画。
【㪻】字异体字:。
《说文解字》注解
(㪻)抒屚也。屚各本作滿。誤。玄應作漏爲是。依許義當作屚。謂抒而屚之有所注也。元和汪元亮曰。今賣酒家汲酒於甕中之器、名曰酒端。傾入於屚篼。而注於酒缾。是其物也。通俗文曰。汲取曰㪻。从斗。䜌聲。俱願切。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