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的拼音、解释、组词
霜的基本解释:
1 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降。~冻。~序(指深秋季节)。~秋。~期。~天。
2 像霜一样的东西:柿~。西瓜~。
3 形容白色:~鬓。~刃。~锋。
4 喻高洁:~操(高洁的节操)。~骨。~情。
霜的笔顺/笔顺名
一,丶,乛,丨,丶,丶,丶,丶,一,丨,ノ,丶,丨,𠃍,一,一,一
横,点,横撇/横钩,竖,点,点,点,点,横,竖,撇,点,竖,横折,横,横,横
-
1 一
横
-
2 丶
点
-
3 乛
横撇/横钩
-
4 丨
竖
-
5 丶
点
-
6 丶
点
-
7 丶
点
-
8 丶
点
-
9 一
横
-
10 丨
竖
-
11 ノ
撇
-
12 丶
点
-
13 丨
竖
-
14 𠃍
横折
-
15 一
横
-
16 一
横
-
17 一
横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接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白色结晶颗粒。如:「秋霜」、「白露为霜」、「雪上加霜」。
2. 白色如霜的物品。如:「面霜」、「杏仁霜」。
3. 白色的。如:「霜白」、「霜鬓」。
4. 风霜:比喻艰辛的困境。如:「历尽风霜」。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接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而凝结成的白色结晶细微颗粒。【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李白〈静夜思〉诗)
2. 白色如霜的粉末或膏脂。【例】砒霜、面霜、杏仁霜
3. 灰白色的。【例】霜发、霜鬓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接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而凝结成白色的结晶颗粒。《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清.方苞〈左忠毅公轶事〉:「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2. 白色如霜的粉末或膏脂。如:「砒霜」、「面霜」。
3. 白色的。唐.杜甫〈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详细解释
霜[shuāng]
[名]
【本义】: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水汽的白色结晶
【造字法】:形声。从雨,相声。
1 同本义 ([En.] frost)
【引】
1 《说文》:霜,露所凝也。士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
2 《汉书·董仲舒传》:霜者,天之所以杀也。
3 《易·坤》:履霜坚冰至。
4 《诗·秦风·蒹葭》:白露为霜。
5 宋· 范仲淹《渔家傲》: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6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例】
又如:霜雪(比喻高洁清白);霜瓦(覆盖着白霜的瓦片);霜旦(下霜的早晨);霜甲(沾着霜的战甲);霜衣(寒衣);霜妃(指霜);霜序(霜降的时序);霜信(寒霜将来的信息。也为雁的别名);霜砧(寒秋时节的捣衣声);霜草(因霜害而枯萎的草;草名,也叫“相思草”);霜气(寒霜);霜鸟(指在秋冬或日暮时的乌鸦);霜雪(霜和雪;比喻心志清纯洁净);霜雾(寒气);霜黄(指树叶遭受伤害而枯黄的颜色)
2 年岁,年岁的代称。犹言秋 ([En.] year)
【引】
1 贾岛《渡桑乾》:客舍并州己十霜,归心日夜忆 咸阳。
3 如霜的粉末 ([En.] frostlike powder)
【引】
1 苏轼《送金山乡僧归蜀》:冰盘若琥珀,何以糖霜美?
【例】
又如:柿霜。亦指润肤的化妆品。
如:雅霜;白玉霜
霜[shuāng]
[形]
1 譬喻白色 ([En.] white)
【引】
1 徒霜镜中发,羞彼鹤上人。——唐· 李白《古风》之四
【例】
又如:霜毫(白毫毛笔);霜鬓(耳边白发);霜毛(形容洁白的羽毛;比喻白发);霜衣(形容白鸟的羽毛);霜色(白色);霜侵(指白发渐渐增多);霜翎(白色的羽毛);霜絮(白棉絮);霜蓬(喻白发);霜须(形容须白如霜)
2 比喻高洁 ([En.] noble and unsullied)
【引】
1 晋· 陆机《文赋》: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
【例】
又如:霜操(指高洁的操持);霜女(指梅花。比喻其高洁)
3 譬喻冷酷、严峻 ([En.] severe)
【引】
1 《南史·陆慧晓传》:王思远恒如怀冰,暑月亦有霜气。
【例】
又如:霜法(严厉的法禁);霜典(严厉的法典);霜威(指寒霜肃杀的威力;比喻严厉的威势);霜烈(比喻严厉);霜台(御史台的别称。御史掌职弹劾,为风霜之任,故称。也称“霜署”)
4 譬喻锋利 ([En.] sharp)
【引】
1 左思《吴都赋》:钢镞润,霜刃染。
【例】
又如:霜刀(指锋利雪亮的刀);霜刃(锋利雪亮的刀刃);霜爪(指锐利的爪子);霜矛(指锋利雪亮的矛);霜戈(指锋利雪亮的戈)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喪也。成物者。从雨相聲。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喪也。成物者。从雨相聲。所莊切
注解
『从雨,相聲』,指该字为形声字 ,【雨】为形旁,【相】为声旁。
【霜】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相聲』,即形声字中【相】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反切注音:『所莊』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霜】字本义为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水汽的白色结晶。
【霜】字造字法为形声:从雨、相声。
【霜】字字形结构为上下, 可拆字为“雨 相”。
【霜】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十一, 雨部, 现代部首为雨, 笔画为17画。
【霜】字异体字:孀 。
《说文解字》注解
(霜)喪也。以㬪韵爲訓。成物者。豳風:九月肅霜。傳曰:肅,縮也。霜降而收縮萬物。秦風:白露爲霜。傳曰:白露凝戾爲霜,然後歲事成。按雷、雨、露皆所以生物,雪亦所以生物而非殺物者。故其用在霜殺物之後。詩言雨雪雰雰。益之以霢霂。生我百穀。其證也。惟霜爲斂萬物之用。許列字首靁,爲動萬物者莫疾乎此也。次之以雪。乃次之以霝,謂冬雪而後春雨也。次之以露,露春夏秋皆有之,秋深乃凝霜也。次之以霜,而歲功成矣。歲功以雪始,以霜終。从雨相聲。所莊切。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