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的拼音、解释、组词
笋的基本解释:
1 竹子初从土里长出的嫩茎、芽,又称“竹笋”,可以做菜吃。可食用者主要有“毛竹笋”、“慈竹笋”、“麻竹笋”等。
2 竹子的青皮:~席(用竹青编成的席子)。
3 同“ 榫 ”。
笋的笔顺/笔顺名
ノ,一,丶,ノ,一,丶,𠃍,一,一,ノ
撇,横,点,撇,横,点,横折,横,横,撇
-
1 ノ
撇
-
2 一
横
-
3 丶
点
-
4 ノ
撇
-
5 一
横
-
6 丶
点
-
7 𠃍
横折
-
8 一
横
-
9 一
横
-
10 ノ
撇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竹子的地下茎冒出地面的嫩芽,可以食用。如:「笋子」、「笋丝」、「笋干」。
2. 形状似笋的东西。如:「石笋」。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竹类地下茎所生的嫩芽,可以食用。【例】竹笋、冬笋、酸笋 ◎
2. 形状似笋的东西。【例】石笋
3. 制作木器时,以凹凸相入接合两件材料,其中凸的部分即为笋。通「榫」。【例】笋头卯眼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竹类地下茎所生的嫩芽,可食。如:「竹笋炒肉丝」。
2. 悬挂钟、磬等乐器的横木。参见「笋虡」条。
3. 器物在凹凸接合之处,凸出的部分。通「榫」。《直语补证.笋卯》:「凡剡木相入,以盈入虚谓之笋,以虚受盈谓之卯,故俗有笋头卯眼之语。」
4. 形状似笋的东西。如:「石笋」。
详细解释
笋
筍 sǔn
[名]
【本义】:竹笋
【造字法】:形声。从竹,尹( yǐn)声。
1 竹子初从土里长出的嫩芽,味鲜美,可以做菜,也叫“竹笋” ([En.] bamboo shoot)
【引】
1 《说文》:筍,竹胎也。 字亦作笋。
2 《诗·大雅·韩奕》:绚笋及蒲。
3 左思《吴都赋》:苞笋抽节。
4 宋· 沈括《梦溪笔谈》:如筀竹笋,有二月生者,有三四月生者,有五月方生者谓之晚筀。
【例】
又如:笋玉(喻指女人的手指);笋剥(像剥笋似地脱掉,剥光);笋枯(笋干);笋鞭(竹的地下茎);笋尖(笋的尖嫩部分);笋衣(笋壳)
2 竹的青皮 ([En.] bamboo's skin)
【引】
1 《书·顾命》:敷重笋席。 郑注:“析竹青皮也。”
2 《礼记·礼器》:如竹箭之有筠也。
【例】
又如:笋席(用篾青所编的竹席);笋鞋(以竹皮或笋壳做成的鞋)
3 古代悬挂钟磬等乐器的横木 ([En.] bar)。
【例】
如:笋业(悬钟磬的架子);
4 同“榫”。器物利用凹凸方式相接处凸出的部分 ([En.] tenon)。
【例】
如:笋里不知卯里(这一方面不知那一方面);笋头(榫头。竹、木等器物或构件利用凹凸方式相接处凸出的部分)
笋[sǔn]
[形]
嫩的 (【英】:tender)。
【例】
如:笋鸡;笋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