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业的拼音、解释、组词

笋业的简介:

sǔn yè
1.古代悬挂钟﹑磬﹑镈等乐器的横木﹐以及横木上的大板。后亦泛指悬挂乐器的架子。

  • AI解释

《笋业》通常指的是以竹笋为原材料进行加工、销售等相关活动的专业领域,涵盖了从竹林管理到竹笋采收、保鲜储存、深加工再到市场销售等一系列环节。笋业在农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在中国南方的多个省份如浙江、福建等地更为突出。

详细解释

  1. 产业背景:中国的竹资源丰富多样,其中尤以竹笋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著称。
  2. 产业链条
  3. 种植与采收:包括选择适宜的地理位置进行竹林培育,以及适时采摘新鲜的竹笋;
  4. 加工技术:利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对鲜笋进行清洗、削皮、切片等初步处理,并通过腌制、速冻等方式延长保鲜期或开发新产品;
  5. 市场流通与销售:将加工好的产品通过物流配送至各地市场,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6. 经济贡献:笋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地方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途径。

造句

  1. 村里的老李是远近闻名的笋业专家,他培育出的新品种竹笋品质上乘,深受市场欢迎。
  2. 春季到了,小镇周边的农户纷纷忙碌起来,准备迎接一年一度的采笋季节。
  3. 当地政府正积极支持笋业发展,希望通过科技投入提高加工水平,进一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4. 在这次农产品展览会上,许多参展商都带来了自家制作的各种笋制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
  5. 小王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投身于笋业事业,希望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通过上述解释和造句,可以更好地理解《笋业》这一概念及其在中国农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分词解释

sǔn

1 竹子初从土里长出的嫩茎、芽,又称“竹笋”,可以做菜吃。可食用者主要有“毛竹笋”、“慈竹笋”、“麻竹笋”等。2 竹子的青皮:~席(用竹青编成的席子)。3 同“ 榫 ”。

1 国民经济中的部门:工~。农~。2 职务,工作岗位:职~。就~。3 学习的功课:学~。肄~。毕~。~精于勤。4 重大的成就或功劳:创~。丰功伟~。~绩。5 从事:~医。~商。6 财产:产~。7 既,已经:~已。~经。8 佛教名词:~报(佛教指善行、恶行的报应)。~障(亦称“孽障”)。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