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竹径

作者:李德裕唐代

野竹自成径,绕溪三里馀。
檀栾被层阜,萧瑟荫清渠。
日落见林静,风行知谷虚。
田家故人少,谁肯共焚鱼。

分类:

作者李德裕简介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野竹自成径,
绕溪三里馀。
檀栾被层阜,
萧瑟荫清渠。
日落见林静,
风行知谷虚。
田家故人少,
谁肯共焚鱼。

中文译文:

野竹自然而然地形成一条小径,
环绕溪流长达三里余。
檀栾树林覆盖在山丘上,
草木丛生为清澈的水渠营造了阴凉之处。
太阳落下后,林间静谧,
风吹过时,能感知谷地的空虚。
农家邻居很少,
没有人愿意一起放弃捕捞鱼。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暮色时的一幅田园景象。诗人以限定词“野竹”开始,不是花园中栽植有序的竹林,而是自然生长在野外的竹子。竹子自成了一条小径,绕过溪流长达三里,在山丘上覆盖了茂密的檀栾树林,为清澈的水渠提供了凉爽的遮荫。当夜幕降临,林间静谧,只有风吹过时才能感觉到谷地的虚空。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凸显出田园生活的宁静和宜人。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友谊和情感的思考。在最后两句中,诗人提到田园中的人很少,没有人愿意放弃捕鱼。这句话可能有着更深层的意味,暗示着人际关系的疏离和冷漠。诗中的竹径、溪流、树木、晚霞等景物形象生动,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整首诗以自然景物的描述为主,蕴含着对田园生活和人情世故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亲情的珍惜和思念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chūn mù sī píng quán zá yǒng èr shí shǒu zhú jìng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竹径

yě zhú zì chéng jìng, rào xī sān lǐ yú.
野竹自成径,绕溪三里馀。
tán luán bèi céng fù, xiāo sè yīn qīng qú.
檀栾被层阜,萧瑟荫清渠。
rì luò jiàn lín jìng, fēng xíng zhī gǔ xū.
日落见林静,风行知谷虚。
tián jiā gù rén shǎo, shuí kěn gòng fén yú.
田家故人少,谁肯共焚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