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红桂树

作者:李德裕唐代

欲求尘外物,此树是瑶林。
后素合馀绚,如丹见本心。
妍姿无点辱,芳意托幽深。
愿以鲜葩色,凌霜照碧浔。

分类:

作者李德裕简介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红桂树

欲求尘外物,此树是瑶林。
后素合馀绚,如丹见本心。
妍姿无点辱,芳意托幽深。
愿以鲜葩色,凌霜照碧浔。

中文译文:
我渴望追求那超越尘世的事物,而这棵红桂树就是一方仙境。
它在弥合着过去和现在,像赤红色显露着本心。
美丽的姿态没有一丝瑕疵,芬芳的意境寄托在幽深之中。
愿它以鲜艳的花朵,征服霜雪,在碧浔之上发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述一棵红桂树来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美的赞美和追求超越尘世的热望。作者将红桂树比喻为瑶林,传达了其与尘世世俗相隔离的意境。桂树的花朵在红艳中展示出了纯净的本性,没有玷污和瑕疵,同时也寄寓了作者对真实美的向往。最后,作者希望这棵红桂树能以其鲜艳的花朵,在严寒的冬天中照亮碧浔,表达了对美和希望的追求。

整首诗以红桂树为主题,通过对红桂树细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超越尘世和追求真实美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意象和象征也使得这棵红桂树具象征性的意义得以彰显,使全诗更具深意。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美好,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美和超脱尘世的情感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chūn mù sī píng quán zá yǒng èr shí shǒu hóng guì shù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红桂树

yù qiú chén wài wù, cǐ shù shì yáo lín.
欲求尘外物,此树是瑶林。
hòu sù hé yú xuàn, rú dān jiàn běn xīn.
后素合馀绚,如丹见本心。
yán zī wú diǎn rǔ, fāng yì tuō yōu shēn.
妍姿无点辱,芳意托幽深。
yuàn yǐ xiān pā sè, líng shuāng zhào bì xún.
愿以鲜葩色,凌霜照碧浔。

你可能还喜欢李德裕的诗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山桂(此花紫色,英藻繁缛) 访韦楚老不遇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金松(出天台山,叶带金色) 题柳郎中故居 遥伤茅山县孙尊师三首 重忆山居六首·泰山石(兖州从事所寄) 追和太师颜公同清远道士游虎丘寺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海石楠 秋日美晴,郡楼闲眺,寄荆南张书记 忆金门旧游奉寄江西沈大夫 故人寄茶 早秋龙兴寺江亭闲眺忆龙门山居寄崔张旧从事(宜春作) 夏晚有怀平泉林居(宜春作) 汨罗 早春至言禅公法堂忆平泉别业(金陵作) 忆平泉山居,赠沈吏部一首(中书作)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自叙(非尚子遍游五岳) 离平泉马上作(一作离东都平泉) 重过列子庙追感顷年自淮服与居守王仆射…四韵奉寄 奉和韦侍御陪相公游开义五言六韵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白鹭鹚 奉送相公十八丈镇扬州(一作和王播游故居感旧) 比闻龙门敬善寺有红桂树独秀伊川尝于江南…赠陈侍御 忆平泉杂咏·忆初暖 首夏清景想望山居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海鱼骨 近于伊川卜山居将命者画图而至欣然有感…青田胎化鹤 近腊对雪有怀林居 述梦诗四十韵 重忆山居六首·漏潭石(鲁客见遗)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海上石笋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月桂(出蒋山,浅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