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晦待时的拼音、解释、组词
韬晦待时的简介:
tāo huì dài shí
指暂时掩藏锋芒,隐匿踪迹,等待时机而动。
指暂时掩藏锋芒,隐匿踪迹,等待时机而动。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掩藏才华,隐匿行迹,等待时机而有所作为。如:明哲保身,韬晦待时,是古人处乱世之道。
1. 掩藏才华,隐匿行迹,等待时机而有所作为。如:「明哲保身,韬晦待时,是古人处乱世之道。」
《韬晦待时》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和处世策略,主要表达的是在时机不成熟或力量不够的情况下,暂时隐藏锋芒、等待良机到来之意。"韬"是指收藏、收起的意思;"晦"在这里指的是隐匿、隐藏的状态;"待时"则是等待时机的意思。整体而言,这句话强调的是一种低调行事的态度,在合适的时机展现自己的能力。
造句
- 小王在公司是个新员工,他选择韬晦待时,不急于表现自己,希望积累经验后能够抓住机会。
- 老张一直对自己的创业项目抱有信心,但他决定韬晦待时,等待市场更加成熟后再投入运营。
- 在这次面试中,李华准备充分但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选择韬晦待时的方式,根据情况适时展现自己的优势。
- 由于当前局势尚不明朗,公司管理层采取了韬晦待时的策略,暂时不进行大规模扩张。
- 学会韬晦待时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在关键时刻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把握机会和避过风险。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看出,“韬晦待时”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应用方式。它不仅适用于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社会关系处理等场合,也广泛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等更加宏观的层面。
分词解释
晦
huì
1 农历每月的末一天,朔日的前一天:~朔。2 夜晚:~明。风雨如~。3 昏暗不明:~暝。~暗。~涩(意义隐晦,文字僻拗)。隐~(意义不明显)。4 不顺利,倒霉:~气。
待
dài,dāi
1 等,等候:~到。~旦。拭目以~。2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对~。招~。~遇。~人接物。3 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出门,有人来了。
时
shí
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代。古~。3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4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5 常常:~常。学而~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9 某一时刻:按~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11 机会:~机。待~而动。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