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驴技尽的拼音、解释、组词
黔驴技尽的简介:
黔:贵州。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 成语典
- AI解释
1. 义参「黔驴技穷」。见「黔驴技穷」条。
2. 此处所列为「黔驴技穷」之典源,提供参考。 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据《全唐文.卷五八五.柳宗元》引)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1>,荡倚冲冒2>,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3>,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注解〕 (1) 狎:音ㄒ|ㄚˊ,戏弄。 (2) 荡倚冲冒:指老虎对驴子挑衅。荡,跳动。倚,身体贴近。冲,碰撞。冒,冲犯。 (3) 跳踉大:指老虎跳起怒吼。,音ㄏㄢˇ,老虎怒吼的声音。
3. 此处所列为「黔驴技穷」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柳宗元,字子厚,唐河东人,故亦称为「柳河东」。长于古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写过许多寓言。本篇〈黔之驴〉是〈三戒〉三篇之二,就是一篇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内容描述:「从前贵州没有驴子,有个好事的人,从外地用船载来一头驴子,后来觉得没有什么用处,于是就圈养在山下。一只老虎看牠的外表长得很大,起初以为是神,害怕而不敢接近。后来看到这只驴子除了大声叫,就只会踢,再也没有别的本领,于是就扑上去将牠咬死了。」作者认为如果驴子不显露牠拙劣的技能,老虎纵使再凶猛也会因为心存怀疑和畏惧,不敢对牠怎样,而招致大祸临头;同理可证,人如果技能拙劣却还要逞能,结果亦将招致失败。后来这个故事浓缩成「黔驴技穷」,用来比喻人拙劣的技能已经用完,再也无计可施了。
《黔驴技尽》是出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柳毅传》的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来源于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寓言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头来自贵州(古称“黔”)的驴子,在与老虎对峙的过程中展示了它的技巧和能力,但最终在力量上无法匹敌真正的威胁——虎的力量,从而失去了所有的技能,变得无能为力。成语的核心意思是指那些表面上看似有本事或长处的人,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或困难时,毫无办法、束手无策的状态。
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人或者事物原本具有的本领、技巧在面临真正挑战时全部暴露无遗,或是形容某些人在没有实际能力的情况下装模作样,最终被真才实学的人或事所击败。
造句
- 这个骗子黔驴技尽,最终还是被警察识破了诡计。
- 那些夸口能解决所有问题的顾问黔驴技尽,在实际操作中却处处碰壁。
- 小明在课堂上吹嘘自己会很多种编程语言,但实际编写程序时黔驴技尽,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
- 这个项目的管理团队黔驴技尽,最终导致项目延期和预算超支。
- 他过去总是口若悬河,现在却黔驴技尽,在众人面前出丑了。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