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租地章程的拼音、解释、组词
上海租地章程的简介:
shàng hǎi zū dì zhāng chéng
又称《上海地皮章程》。1845年英国驻上海领事巴富尔胁迫清苏松太道宫慕久签订。共二十三款。划定洋泾浜(今延安东路)以北、李家庄(今北京东路)以南地区作为英国人租借居留的地段,后称“英租界”,是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强占的第一个租界。
又称《上海地皮章程》。1845年英国驻上海领事巴富尔胁迫清苏松太道宫慕久签订。共二十三款。划定洋泾浜(今延安东路)以北、李家庄(今北京东路)以南地区作为英国人租借居留的地段,后称“英租界”,是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强占的第一个租界。
- AI解释
《上海租地章程》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件,它反映了当时中国在国际条约体系下的被动处境和某些特殊权益。该章程于1843年,根据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附件之《上海土地章程》,明确了英国在上海拥有租地权的具体条款。
详细解释:
- 背景: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其中包含允许英国人在指定区域建立租界的内容。《上海租地章程》是具体落实这一条约的文件之一。
- 内容概述:该章程详细规定了英国可以在上海设立租界的范围、管理和法律适用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 影响:这个章程使得上海成为了一个特殊的国际城市,既受中国法律部分管辖,也受到外国(主要是英美)法律的影响。这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冲击以及城市发展模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造句:
- 这个《上海租地章程》的签订标志着近代中国开始逐渐失去了主权完整。
- 研究者们通过分析这些历史文件,如《上海租地章程》,来理解当时国际关系对中国的影响。
- 上海这个由多个租界构成的城市,其发展深受早期《上海租地章程》等条约的影响。
- 由于受到《上海租地章程》的限制和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上海的社会制度与文化都呈现了一种独特的混合状态。
- 在研究中国近代史的过程中,《上海租地章程》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研究材料。
分词解释
上
shàng,shǎ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5 去,到:~街。6 向前进:冲~去。7 增加:~水。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9 涂:~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11 拧紧发条:~弦。12 登载,记:~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海
hǎi
1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洋。~域。~拔。~疆。~内。~岸。~誓山盟。五湖四~。2 用于湖泊名称:青~。中南~。3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碗。~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口。4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火~。5 漫无目标地:~骂。~找。6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7 特指中国上海:~派。8 姓。
租
zū
1 出代价暂用别人的东西:~房。~用。~借地。2 收取一定的代价,把房屋、土地、器物等借给别人使用:~佃。~价。~让。~赁(a.出租;b.租用)。3 出租所收取的钱或实物:房~。地~。4 田赋:~税。
地
dì,de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田~。~政。~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区。此~。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板。~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点。目的~。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境~。心~。10 底子:质~。
章
zhāng
1 歌曲诗文的段落:~节。~句。乐~。~回体。顺理成~。断~取义。2 条目,规程:~程。~法。简~。党~。约法三~。3 修理:杂乱无~。4 花纹,文采:黑质而白~。5 戳记:图~。盖~。6 佩带的身上的标志:袖~。领~。徽~。像~。7 奏本:奏~。本~。8 同“ 彰 ”,彰明。9 姓。
程
chéng
1 规矩,法式:~式。~序。章~。规~。2 进展,限度:~度。进~。日~。过~。3 道路的段落:路~。行(xíng )~。里~。启~。前~。4 衡量,考核:计日~功。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