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公的拼音、解释、组词
斋公的简介:
zhāi gōng
即“庙祝”。在寺庙里管香火的人:进香朝拜请斋公指点。
即“庙祝”。在寺庙里管香火的人:进香朝拜请斋公指点。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对道人的称呼。《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无尘说著心病,慌了手脚,看见李信是个道妆,叫道:『斋公!我与你并无冤仇。』」
关于“斋公”的解释,根据传统的文化语境,“斋公”通常指的是在庙宇或家中主持斋醮仪式的人。他们通常具有一定的宗教知识和祭祀技巧,负责准备祭品、诵读经文以及组织进行各种仪式活动等。
- 身份角色:斋公一般是由有一定修行经历或是受过专门训练的僧人担任,在某些地方也可能是民间自发形成的角色。
- 职责内容:除了主持宗教仪式外,斋公还需要了解祭祀的各种规矩、流程,并能正确使用相关的法器、诵经本等物品。他们通常还需具备一定的文学功底,以便在祭典中能够准确地念诵经文。
- 文化意义:在传统社会中,“斋公”这一角色对于维持社区的宗教信仰活动和传统文化有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五个包含“斋公”的造句示例:
- 在春节来临之际,村民们请来了几位经验丰富的斋公来村里主持祭祀仪式。
- 为了庆祝母亲节,我们邀请了一位斋公为家庭成员诵经祝福。
- 村里的老祠堂每年农历三月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祖活动,这次依然由那位德高望重的斋公负责整个过程。
- 小明家准备在端午节那天请一位专业的斋公来家中进行祈福仪式。
-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学校邀请了几位斋公为学生讲解祭祀文化及其背后的故事。
分词解释
斋
zhāi
1 屋舍,常指书房、学舍、饭店或商店:书~。聊~。荣宝~。2 祭祀前或举行典礼前清心洁身:~戒。封~(亦称“把斋”)。~月。~坛。~会。~果。3 佛教、道教等教徒、道徒吃的素食:~饭。~堂。吃~。4 舍饭给僧人吃:~僧。
公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