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黄的拼音、解释、组词

雌黄的简介:

cí huáng
一种矿物名。可制颜料、褪色剂等,古代常用来涂改文字。故称乱改文字、胡乱评论为“妄下雌黄”,称随便乱说为“信口雌黄”。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种矿物。成分为三硫化二砷,橙黄色。晶体多呈柱状,略透明,可作染料及除毛用。

2. 纂改文字。古人用黄纸写字时,常以雌黄涂抹错误之处再改易。其作用犹今之修正液。

3. 比喻不顾事情真相,随意批评。【例】信口雌黄

1. 矿物名,成分为三硫化二砷,有剧毒。雌黄晶体呈短柱状或可片状剥离。颜色为柠檬黄色,半透明,金刚光泽至油脂光泽,燃烧时,产生青白色烟雾具强烈的蒜臭味。常和雄黄共生。

2. 纂改文字。古人用黄纸写字时,常以雌黄涂抹错误之处再改易。其作用犹今之修正液。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3. 比喻不顾事情真相,随意批评。参见「口中雌黄」条。

雌黄》,原指一种矿物名,也称为石硫黄、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在古代中国,人们常将这种矿物质粉碎后研成粉末,用于书写或绘画时进行修改涂抹,因此“雌黄”一词逐渐引申为对文字、观点等的修正或批评。

详细解释: 1. 本义:“雌黄”的化学名称为三硫化二砷(As2S3),是一种天然矿物。 2. 修辞意义:后来用来比喻在文章或论点中进行修改、纠正错误,或是指代无根据的猜测、妄断。通常含有批评和修正的意思。

5个造句: 1. 在撰写论文时,李教授总是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经过反复思考和研究,再进行雌黄。 2. 为了使演讲更加完善,张老师多次对内容进行了雌黄。 3. 这篇文章在初稿阶段还存在一些错误,后来被同学们集体雌黄了一番。 4. 王教授非常注重学术严谨性,在论文中任何有疑问的地方都会被他仔细地雌黄。 5.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公司专门成立了一个小组负责对产品说明书进行反复的雌黄

需要注意的是,“雌黄”虽然常用于表示修正、批评的意思,但其化学成分具有剧毒,历史上曾因误食含有砷元素的食物而导致中毒事件。因此,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更推荐使用更为温和和准确的语言来表达相似的概念。

分词解释

1 母的,阴性的,与“雄”相对:~性。~花。~雄。2 〔~黄〕矿物,橙黄色,可做颜料,古时用来涂改文字,如“信口~~”(随意讥评)。3 柔羽。

huáng

1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色。~昏。牛~。~澄澄。信口雌~。2 特指中国黄河:~灾。治~。~泛区。3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老(黄帝和老子)。炎~子孙。4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事情~了。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