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拼音、解释、组词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简介:
sān shí liù jì,zǒu wéi shàng jì
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AI解释
"走为上计"是一个中文成语,出自中国古代军事策略中的“三十六计”。它通常用来形容在面对不利局面时的一种应对策略,即选择逃跑或离开作为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这个策略意味着在当前境况下没有更好的办法,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离开现场。
词语的详细解释: 1. 含义:走为上计是一种军事术语,意指面对劣势时不采取对抗措施,而是选择逃离或放弃。 2. 适用范围:该成语适用于任何需要处理不利局面的情境,尤其是在战争、谈判、经济困境或其他挑战性问题中。
造句示例: 1. 在金融危机期间,很多企业被迫关闭,这真是走为上计的最好例子。 2. 他在考试前感到压力山大,最终决定放弃,选择走为上计。 3. 在一场激烈的比赛中,她选择了退赛,以避免进一步的失败和伤害。 4. 当她发现自己的错误后,她采取了走为上计的策略,放弃了之前的选择。 5. 面对家庭内部不和的问题,他采取了走为上计的方法,决定离开这个环境。
请注意,这些造句是基于“三十六计”中“走为上计”的概念进行了扩展和创造性的应用。在实际情境下,“走为上计”是一个带有隐喻色彩的表达方式,适用于处理各种需要迅速调整策略的情况。
分词解释
三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十
shí
1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2 表示多、久:~室九空。3 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六
liù,lù
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甲。~艺(①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②六经)。~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朝(cháo )(“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言诗。~弦琴。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
计
jì
1 核算:~时。~量(liàng )。~日程功。2 测量或核算度数、时间、温度等的仪器:晴雨~。湿度~。3 主意,策略:~策。~谋。4 谋划,打算:~划。~议。5 姓。
走
zǒu
1 行:~路。~步。2 往来:~亲戚。3 移动:~向(延伸的方向)。~笔(很快地写)。钟表不~了。4 往来运送:~信。~私。5 离去:~开。刚~。出~。6 经过:~账。~内线。~后门。7 透漏出去,超越范围:~气(漏气)。8 失去原样:~形。~样。9 古代指奔跑:~马。不胫而~。10 仆人,“我”的谦辞:牛马~(当牛作马的仆人,如“太史公~~~。”)。
为
wéi,wèi
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3 变成:成~。4 是:十两~一斤。5 治理,处理:~政。6 被:~天下笑。7 表示强调:大~恼火。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9 姓。
上
shàng,shǎ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5 去,到:~街。6 向前进:冲~去。7 增加:~水。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9 涂:~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11 拧紧发条:~弦。12 登载,记:~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