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条的拼音、解释、组词

封条的简介:

fēng tiáo/tiāo
封闭门户或器物时粘贴的纸条,上面注明封闭日期并盖有印章。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封闭房屋或器物等的签条。【例】这间房子已经被法院贴上封条查封了。

1. 封闭房屋或器物的签条。《儒林外史》第一○回:「两公子走过船来,看见贴著『翰林院』的封条。」《文明小史》第二九回:「谁知门已锁了,贴上一张正堂的封条,进去不得。」也称为「封皮」。

封条

在汉语中,“封条”一词通常指用于密封、封闭某些事物或者文件的一种书面凭证。它常被用来表示一种官方或法律上的行为,即对某一物品、房间或是信件进行正式的封存处理,并且通常会用特定的文字明确标示出原因或目的。

  1. 作为书面凭证封条主要用于正式场合中,例如法院判决文书需要盖章并贴上封条以示权威和严肃性。
  2. 具体应用:在司法领域,“封条”通常指用来封闭被查封的财产、物品或者场所的一份官方文件。如:“这份房产被法院贴上了封条。”
  3. 象征意义:除了实际的功能外,封条有时也被赋予了一种象征性意义,比如它可能代表着某种限制或禁制的状态。

以下五个句子提供不同的使用场景和语境:

  1. 法官在判决生效后,将带有红色大字“查封”的封条贴在了涉案房产的大门上。
  2. 警方为了调查一桩盗窃案,特地在仓库的入口处挂上了标明“禁止入内”的封条
  3. 重要文件需要存放在专门的档案室中,并且必须使用专用封条进行密封保管。
  4. 在拍卖会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小心翼翼地揭开每一件拍品上的封条,准备展示给竞标者们看。
  5. 为了保护珍贵文物,博物馆特地安装了自动感应式电子封条,在无人参观时能够有效防止外部非法进入。

分词解释

fēng

1 密闭,使跟外面隔绝:~闭。密~。~口。~存。~条。~贮。~面。~底。~锁。~顶。冰~雪飘。~山育林。2 用来装信、钱等物的纸套:信~。赏~。3 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给予亲属或臣僚:~侯。~君(领有封地的贵族)。~邑。~拜(拜官授爵)。~典。~建。4 疆界:~疆。~域。~界。5 限制:故步自~。6 帝王筑坛祭天:~禅(祭天为“封”,祭地为“禅”)。7 量词,用于装封套的东西:一~信。8 姓。

tiáo,tiāo

1 植物的细长枝:枝~。柳~儿。荆~。2 泛称条形的东西:~子。面~儿。便(biàn)~儿。金~。铁~。3 细长的形状:~形。~纹。~案。~几(jī)。~凳。~幅(直挂的长条字画)。苗~。身~。4 项目,分项目的:~例。~令。~文。~陈(a.分条叙述;b.旧时向上级分条陈述的文件)。5 层次,秩序:~理。~贯。有~不紊。6 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