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己律人的拼音、解释、组词
以己律人的简介:
yǐ jǐ lǜ rén
用自己的主张去约束别人。
用自己的主张去约束别人。
- AI解释
《以己律人》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是指用自己所遵守的标准、规则或行为规范来要求别人。简单来说,就是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他人,而忽视对方的特点和实际情况。
详细解释:
- 释义: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人们在评判或要求他人时常常以自己的标准为尺度,忽略了他人的具体情况。
- 例句:使用“以己律人”可以帮助我们意识到,在评价别人的行为或决策时,不能简单地将自己的一些行为规范强加给对方。
造句:
-
小明喜欢早起读书,因此他就要求他的朋友每天早上也要和他一起早起学习。这种做法就是典型的“以己律人”。
-
老张习惯于通过电子邮件进行沟通,因此他对下属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然而在公司的其他员工中,有人更倾向于使用即时消息软件。这反映了不同人的偏好差异。
-
张三认为自己经常健身是非常健康的生活方式,他鼓励同事们也应该这么做。这种做法有时候可能忽视了同事们的个人喜好和生活习惯。
-
李四习惯于提前完成工作以减轻压力,因此他常要求团队成员也应提前完成任务。然而有些员工可能会觉得这增加了额外的压力。
-
老王认为自己每天晚上阅读半小时是提高自我修养的好方法,所以他让他的孩子每天也要坚持这样做。尽管老王的意图很好,但这种做法可能并不适合所有孩子的情况。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到,“以己律人”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与他人交往时要考虑到个体差异和具体情境,避免过于单一地将个人的行为标准强加给别人。
分词解释
以
yǐ
1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2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3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4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5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9 古同“已”,已经。10 太,甚:不~急乎?11 及,连及:富~其邻。
己
jǐ
1 对别人称本身:自~。知~。反求诸~。推~及人。~所不欲,勿施于人。2 天干的第六位,用作顺序第六的代称。
律
lǜ
1 法则,规章:纪~。法~。定~。规~。清规戒~。~师。2 约束:~己。3 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后来“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4 旧诗的一种体裁:~诗。5 姓。
人
rén
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