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的拼音、解释、组词

拼音:lǜ 部首 笔画9 字形左右 五行 五笔:TVFH

律的基本解释:

1 法则,规章:纪~。法~。定~。规~。清规戒~。~师。

2 约束:~己。

3 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后来“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

4 旧诗的一种体裁:~诗。

5 姓。

律的笔顺/笔顺名

ノ,ノ,丨,𠃍,一,一,一,一,丨

撇,撇,竖,横折,横,横,横,横,竖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法则、规章。如:「法律」、「定律」、「金科玉律」。

2. 约束。如:「自律」、「律己甚严」。

3. 音乐的节拍、高低。如:「旋律」、「音律」。

4. 统一。如:「一律」。

5. 律诗:一种诗的体裁。有固定的格式,并讲究押韵、对仗等。有五言与七言两种。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法令、法则。【例】法律

2. 格式、规则。【例】定律、格律

3. 节奏。【例】旋律、音律、韵律

4. 律诗的简称。【例】五律、七律

5. 约束。【例】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6. 我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阳律。【例】律吕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法令、法则。如:「法律」。《易经.师卦.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田谷先晓于农,断讼务精于律。」

2. 格式、规则。如:「定律」、「格律」。《淮南子.览冥》:「以治日月之行律,治阴阳之气。」唐.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诗:「晚节渐于诗律细,谁家数去酒杯宽。」

3. 中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阳律。如:「律吕」。

4. 节奏。如:「旋律」、「音律」、「韵律」。

5. 律诗的简称。如:「五律」、「七律」。

6. 姓。如汉代有律子公。

7. 约束。如:「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韩非子.难四》:「五伯兼并,而以桓律人,则是皆无贞廉也。」《金史卷一一○.杨云翼传》:「自律甚严,其待人则宽。」

8. 效法、遵守。《礼记.中庸》:「上律天时,下袭水土。」唐.刘禹锡〈和李六侍御文宣王庙释奠作〉诗:「有心律天道,无位救陵夷。」

9. 山势高大险峻。参见「律律」条。

详细解释

律[lǜ]

〈名〉

【本义】:法律;法令

【造字法】:形声。从彳( chì),聿( yù)声。

1 同本义 (多指具体的规则、条文) ([En.] law)

【引】

1 《说文》:律,均布也。

2 《易师》:出以律。

3 《尔雅·释诂》:律,法也。

4 《汉书·高帝纪》:天下既定,令萧何次律令。

5 《商君书·战法》:兵大律在谨,论敌察众,则胜负可知也。

6 清· 方苞《狱中杂记》:以律非故杀。

【例】

又如:律则(律条);律贯(法律系统);律科(法令条文);律度(规矩,法度);律纪(纪律);律贯(指法律系统);律斩(依法斩决)

2 律管,古代用来校正乐音标准的管状仪器。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阶。从低音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叫律,成偶数的六个管叫吕。统称十二律 ([En.] a series of standard bamboo tuning pitch-pipes used in ancient music)

【引】

1 蔡邕《月令章句》:截竹为管谓之律。

【例】

又如:律本(指黄钟。黄钟为十二律的开始,其他各律均由此推衍而相生,所以称为律本);律管(律琯。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的定音器具)

3 音律,乐律。古人按乐音的高低分为六律和六吕,合称十二律([En.] temperament)

【引】

1 《礼记·礼运》:五声六律十二管。

【例】

又如:律尺(古代用以制定乐律的度尺);律吕(乐律的通称);律均(古乐的十二律与五韵);律历(指乐律和历法)

4 律诗的简称 ([En.] lüshi)。

【例】

如:律切(切合格律);律手(掌握格律的能手)

5 佛教的戒律 ([En.] discipline)。

【例】

如:律藏(佛教经典中关于戒律的著作的总称);律仪(僧侣遵守的戒律和立身的仪则);律爷(小道士对师父的敬称)

6 古代爵位的等第 ([En.] grade in ancient rank of nodility)

【引】

1 《礼记·王制》: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

7 指季节和气候 ([En.] season and climate)

【引】

1 陆游《春望》:大地回春律,山川扫积阴。

律[lǜ]

〈动〉

1 约束 ([En.] restrain)

【引】

1 《韩非子·难四》:五伯兼并,而以桓律人。

2 李商隐《娇儿诗》:抱持多反倒,威怒不可律。

【例】

又如:律人(约束他人);律身(律己)

2 遵循 ([En.] follow)

【引】

1 《荀子·非十二子》:劳知而不律先王。

3 击 ([En.] beat;hit)

【引】

1 枚乘《七发》:闇漠感突,上击下律。

律[lǜ]

〈形〉

1 高 ([En.] high)

【引】

1 《诗·小雅·蓼莪》:南山律律。

【例】

又如:律律(山高峻的样子);律魁(高大的样子)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均布也。从彳聿聲。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均布也。从彳聿聲。呂戌切

注解

『从彳,聿聲』,指该字为形声字 ,【彳】为形旁,【聿】为声旁。

【律】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聿聲』,即形声字中【聿】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反切注音:『呂戌』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律】字本义为法律;法令。

【律】字造字法为形声:从彳、聿声。

【律】字字形结构为左右, 可拆字为“彳 聿”。

【律】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二, 彳部, 现代部首为彳, 笔画为9画。

【律】字异体字:。

《说文解字》注解

(律)均布也。均律雙聲。均古音同匀也。易曰。師出以律。尙書。正日。同律度量衡。爾雅。坎律銓也。律者所以笵天下之不一而歸於一。故曰均布也。从彳。聿聲。呂戌切。十五部。

律字组词

更多

其他网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