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申的拼音、解释、组词

引申的简介:

yǐn shēn
由一事一义推衍而及他事他义:引申触类|引申义|联想引申|引申新说。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由本义推演、转变而成其他的意义。语本《易经.系辞上》。【例】「莠」的本义是指妨害稻禾生长的植物,后引申为坏人的意思。

1. 由本义推演、转变而成其他的意义。语本《易经.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词语《引申》的详细解释

引申(yǐn shēn)是一个动词,常用来表示从原本的意义或范围延伸出新的含义或者进行进一步的推论、说明。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描述语言使用中的情况,即通过一个具体的概念或词语联想到与其相关的其他概念或词语的过程。

在更广泛的语境中,“引申”也可以指从已有的观点、概念或材料出发,通过逻辑推理或类比等方法得出新的结论或看法。它是一种思考和表达方式,在文学、哲学以及法律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造句示例

  1. 文学创作:《这篇小说不仅讲述了爱情故事,还引申出了对人性深层次的探讨。》
  2. 哲学讨论:《通过逻辑推理,他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引申,从而提出了一种新的假设。》
  3. 法律解释:《法官在作出判决时需要依据法律条文进行引申,以确保公正性。》
  4. 学术研究:《他的论文不仅详细分析了原始数据,还进一步引申出了一些新的结论。》
  5. 日常交流:《他的话让我联想到了很多,原来你是这么想的!你的发言真是给我启发很大,我还要继续引申下去。》

这些造句展示了“引申”一词在不同情境下的用法和意义。

分词解释

yǐn

1 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2 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3 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4 退却:~退。~避。5 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6 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

shēn

1 地支的第九位,属猴。2 用于记时:~时(下午三点至五点)。3 陈述,说明:~述。~斥。~辩。~冤。三令五~。~请。~报。4 重复,一再:“~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5 中国上海市的别称。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