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草的拼音、解释、组词

行草的简介:

xíng/háng cǎo
1.介于行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法字体。 2.行书与草书的并称。

  • AI解释

行草》是指书法的一种风格,是中国传统书法中非常独特的一种书体。它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结合了楷书的稳重与草书的灵动。行草的特点是笔画连贯,结构自由,书写速度较快,既保留了一定的可辨认性,又富有韵律感和节奏美。

详细解释

  1. 定义行草是一种介于楷书(工整规范)和草书(飞舞流畅)之间的书法风格。它保持了楷书的基本结构和笔顺,但加入了更多的连带、省略和变形,使其更加生动活泼。

  2. 特点

  3. 连贯性行草字与字之间有明显的连带关系,使得整体看起来更加流畅自然。
  4. 速度感:书写时的速度较快,给人一种快速流动的感觉,增加了作品的动态美。
  5. 灵活性:在保持可读性的前提下,可以灵活地改变笔画形态和结构。

  6. 应用行草因其独特的艺术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在书法创作、书信书写以及日常记录中都有所使用。它不仅适用于正式场合,也适合表现个人情感和创意表达。

造句

  1. 这幅行草作品将古典的韵味与现代的情感完美融合。
  2. 小明练习了很长时间的行草,终于能够流畅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3. 在这次书法展览上,许多艺术家展示了他们的行草作品,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4. 她信手拈来的一笔行草,似乎在诉说着一个未完的故事。
  5. 他特意选择了一种雅致的行草字体,为公司年度报告增色不少。

分词解释

háng,xíng

1 行列:字里~间。罗列成~。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二,你~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5 某些营业所:银~。花~。商行。6 行业:同~。各~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棉袄。~几针。

cǎo

1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2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料。柴~。稻~。3 粗糙,不细致:~率(shuài )。~鄙(粗野朴陋)。~具(粗劣的食物)。4 汉字的一种书体:~书。~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5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拟。~诏(为皇帝草拟诏书)。6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野。~莽。~寇。~贼。7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