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树的拼音、解释、组词

封树的简介:

fēng shù
1.堆土植树以固疆界。 2.堆土为坟﹐植树为饰。古代士以上的葬礼。《礼记.王制》:"庶人县封﹐葬不为雨止﹐不封不树﹐丧不贰事。"孔颖达疏:"庶人既卑小﹐不须显异﹐不积土为封﹐不标墓以树。"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聚土为坟,并在其旁种树以标明其处,为古代士人以上的葬礼。清.汪中〈先母邹孺人灵表〉:「更百苦以保其后,后之人尚保其封树。」

词语“封树”在现代汉语中并非常见词汇,根据字面意义和语境推测,“封树”可能指的是将树木栽种或保护起来。不过,在古代文献中,“封树”则有特定含义,与祭祀、礼仪相关。

详细解释: 在古代,“封”是一个多义词,既指封禅(一种中国古代帝王祭天仪式),也用于象征性地划定某地为神圣不可侵犯之区。而“封树”,通常是指在举行某种宗教或政治活动时,在特定地点种植树木,并进行相应的祭祀或保护行为。

5个造句: 1. 古代帝王每至泰山行封禅大典,必先在山顶植数株封树,以示此地为天帝居所。 2. 宋朝的文人雅士喜欢在园林中种下象征长寿的松柏作为封树,寓含长生不老之意。 3. 某些地区有传统习惯,在新建桥梁或庙宇时于周围栽植一些封树,以祈求平安与吉祥。 4. 封树之习俗虽然现在少见,但在某些古迹修复项目中仍可见到专家们在重要建筑旁种植树木作为保护措施的一部分。 5. 在古代的祭祀活动中,除了祭品之外,还会选择几株合适的植物作为封树,象征性地将其献给天地神灵。

请注意,“封树”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较低,并且上述解释和造句是基于对词语字面意义的理解及历史背景推测进行的扩展。如果是在特定领域或文学作品中出现该词汇,则可能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其确切含义。

分词解释

fēng

1 密闭,使跟外面隔绝:~闭。密~。~口。~存。~条。~贮。~面。~底。~锁。~顶。冰~雪飘。~山育林。2 用来装信、钱等物的纸套:信~。赏~。3 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给予亲属或臣僚:~侯。~君(领有封地的贵族)。~邑。~拜(拜官授爵)。~典。~建。4 疆界:~疆。~域。~界。5 限制:故步自~。6 帝王筑坛祭天:~禅(祭天为“封”,祭地为“禅”)。7 量词,用于装封套的东西:一~信。8 姓。

shù

1 木本植物的通称:~木。~林。~大根深(喻势力大,根基牢固)。2 种植,培育:~艺(“艺”,种植)。~荆棘得刺,~桃李得荫。3 立,建立:~立。~敌。4 量词,相当于“株”、“棵”:一~梅花。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