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文(1934-1992)的拼音、解释、组词
王洪文(1934-1992)的简介:
wáng hóng wén (1934-1992)
吉林长春人。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国棉十七厂保卫干事。“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成为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主要负责人。后任上海市革委会副主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与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结成“四人帮”,阴谋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1977年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永远开除其党籍,并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1981年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吉林长春人。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国棉十七厂保卫干事。“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成为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主要负责人。后任上海市革委会副主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与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结成“四人帮”,阴谋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1977年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永远开除其党籍,并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1981年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 AI解释
王洪文(1934年6月8日—1992年10月24日),是中国共产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生前曾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扮演过重要角色。他生于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原是一名工人、中共党员,因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并成为“四人帮”的主要成员之一而为人所熟知。
关于王洪文的具体政治生涯和相关背景信息,在这里不赘述,但是可以提供五个句子以供参考:
- 尽管王洪文的政治理想未能实现他的抱负,但他在历史上的作用不容忽视。
- 在“四人帮”时期,他与江青、张春桥、姚文元并称为“四人帮”,这使他在当时中国政治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 王洪文在1970年代的中国政治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尽管后来因政治风波而退出了高层领导岗位。
- 作为中共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王洪文的形象一直伴随着争议和复杂性。
- 王洪文于1992年去世,结束了他的一生,也标志着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结束。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王洪文的描述,不同来源可能有不同的观点与评价。以上信息基于公开可获取的信息提供,仅供参考。
分词解释
王
wáng,wàng
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国。~法。公子~孙。~朝(cháo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公。~侯。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蜂~。~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4 大:~父(祖父)。~母(祖母)。5 姓。
洪
hóng
1 大:~水。~大。~福。~荒。~亮。2 大水:山~。蓄~。分~。3 姓。
文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