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俗的拼音、解释、组词

乡俗的简介:

xiāng sú
1.乡土风俗。 2.指家乡。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故乡的风俗。唐.孟浩然〈同张将蓟门观灯〉诗:「异俗非乡俗,新年改故年。」

词语《乡俗》的详细解释

定义: 乡俗是指在一个特定乡村或地区长期形成的、人们普遍遵守的习惯和传统。这些习俗可能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方式、节日庆祝活动、礼仪规矩等。

特点: 1. 地域性:不同地方的乡俗各不相同,反映了各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 2. 传承性:乡俗往往通过口头或文字的方式代代相传,是历史与文化的见证。 3. 集体性:多数情况下,乡俗涉及整个社区成员共同参与的行为规范和传统活动。

重要性: - 乡俗不仅是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也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区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 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价值,有助于人们了解地方历史与人文环境。

五个造句

  1. 在春节这个传统节日里,小山村的乡亲们依然按照老规矩贴春联、放鞭炮,庆祝一年的丰收。
  2. 村里的老人常常回忆起过去的乡俗,那些淳朴的生活方式让他们感到怀念。
  3. 小明家每年都要在农历八月十五的时候举办赏月活动,这是他们家族保留多年的乡俗之一。
  4. 为了促进城乡文化交流,当地政府计划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乡俗展示给更多人了解。
  5. 每年秋天收成之后,村子都会举行传统的祭拜仪式,感谢土地神赐予的丰收,这是村民们沿袭了几百年的乡俗。

分词解释

xiāng

1 泛指城市外的区域:~村。穷~僻壤。2 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家~。故~。~井。~里( ➊家庭久居的地方; ➋同乡的人)。~党(乡里)。~试。3 中国行政区划基层单位,属县或县以下的行政区领导。

1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尚。风~。习~。约定~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2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名。~语。~曲。雅~共赏。3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气。~物。鄙~。粗~。庸~。4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人。世~。僧~。凡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