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德的拼音、解释、组词

否德的简介:

fǒu/pǐ dé
1.鄙陋之德;微德。否,通"鄙"。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德行不良。《三国演义》第四回:「帝天资轻佻,威仪不恪,居丧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

“否德”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它的意思较为特殊。通常来说,“否”有不好的、糟糕的意思;而“德”则指品德或道德。结合在一起理解,可能会被解释为“不良的品行”或者“不道德的行为”。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词语不是标准的汉语词汇,可能在某些特定语境中使用。

为了给出更为准确和贴近现代用法的理解,我们可以将“否德”作为一个复合词来解读,它更倾向于强调某种行为或状态不符合一定的伦理标准或是负面的社会评价。因此,“否德”的含义可以理解为道德败坏、品德恶劣的行为或者状态。

下面提供5个造句(注意由于词语不是正式词汇,所以以下句子可能会显得有些不自然):

  1. 他的言行举止完全丧失了道德底线,真让人感觉他是个典型的否德之徒。
  2. 在那次事件中,小王的表现可以说是否德至极,不仅没有帮助受害者,反而落井下石。
  3. 这次竞选失败,主要是因为候选人在公众形象上存在不少否德之处,让选民感到失望。
  4. 经过这次教训,我们要努力克服否德思想,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5. 我们应该大力弘扬正气、打击否德行为,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这些造句基于“否德”可能具有的负面含义进行了设计。由于该词语并非正式词汇,在实际使用时可能会遇到沟通不畅的问题,请根据具体的语境和需要进行调整或采用更标准的表达方式。

分词解释

fǒu,pǐ

1 表示不同意,不认可:~定。2 不,用在表示疑问的词句里:可~?。3 不如此,不是这样,不然:~则。学则正,~则邪。

1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品~。公~。~行。道~。~性。~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才兼备。度~量力。~高望重。2 心意,信念:一心一~。3 恩惠:~施。~泽(德化和恩惠)。~惠。感恩戴~。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