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的拼音、解释、组词

拼音:dé 部首 笔画15 字形左右 五行 五笔:TFLN

德的基本解释:

1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品~。公~。~行。道~。~性。~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才兼备。度~量力。~高望重。

2 心意,信念:一心一~。

3 恩惠:~施。~泽(德化和恩惠)。~惠。感恩戴~。

4 姓。

德的笔顺/笔顺名

ノ,ノ,丨,一,ノ,丨,𠃍,丨,丨,一,一,丶,㇃,丶,丶

撇,撇,竖,横,撇,竖,横折,竖,竖,横,横,点,卧钩,点,点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人类共同遵循的规范。如:「道德」、「公德」、「四维八德」。

2. 好的修养、品行。如:「德行」、「德高望重」、「年高德劭」。

3. 恩惠。如:「大恩大德」。

4. 信念、意念。如:「一心一德」。

5. 德意志共和国的简称。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人类共同遵循的规范。【例】道德、公德、四维八德

2. 品行。【例】品德、德性

3. 恩泽、恩惠。【例】以德报怨

4. 心意、信念。【例】一心一德、离心离德

5. 好的、善的。【例】德政、德誉

6.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简称。【例】莱茵河流经德西,在荷兰出海。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人类共同遵循的规范。《论语.述而》:「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2. 品行、作风。《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3. 恩泽、恩惠。《论语.宪问》:「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孟子.公孙丑上》:「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

4. 心意、信念。如:「一心一德」、「离心离德」。

5.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简称。

6. 姓。如汉代西域有德若国,后人以国为姓,简姓德。

7. 感激、感恩。《左传.成公三年》:「王曰:『然则德我乎?』」《聊斋志异.卷一.王成》:「主人闻而德之,赠金五两,慰之使归。」

8. 好的、善的。如:「德政」、「德誉」。《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恂恂德心,汪汪轨度。」

详细解释

惪 dé

〈动〉

【本义】:登高,攀登

【造字法】:形声。从彳( chì),惪( dé )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

1 同本义 ([En.] ascend)

【引】

1 《说文》:德,升也。

2 君子德车。——《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

2 感激 ([En.] be grateful)

【引】

1 《左传·成公三年》:然则德我乎。

3 通“得”。取得,获得 ([En.] get)

【引】

1 《老子·四十九章》: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2 《墨子·节用上》: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

德[dé]

〈名〉

1 道德,品行 ([En.] virtue;moral character;integrity)

【引】

1 《篇海类编》:德,德行。

2 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周礼·地官》注

3 《孟子·梁惠王上》:德何如可以王矣?

4 《书·洪范》:六三德。正直、刚克、柔克也。 注:“至德,敏德,孝德也。”

5 《三国志·诸葛亮传》: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6 《荀子·王制》:无德不贵,无能不官。

【例】

又如:德薄(德行浅薄);德望(品德与名誉);德器(德行器量);德被四方(品德高尚,满布天下);德薄望浅(谦词。品德低下,名望轻微);德门(能恪遵礼教道德的人家);德誉(道德声誉);德馨(道德芳馨);德艺(道德与才艺);德操(道德操行)

2 恩惠;恩德 ([En.] kindness;favor)

【引】

1 《战国策·秦策》:是不敢倍德畔施。 注:“恩也。”

2 《史记·项羽本纪》: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例】

又如:德施(恩惠;恩泽);德惠(德泽恩惠)

3 仁爱;善行 ([En.] kindheartedness)。

【例】

如:德意(善意);德政(良好的政治措施或政绩);德法(儒家谓合乎仁德的礼法);德厚(仁厚)

4 心意 ([En.] heart;mind)。

【例】

如:同心同德

5 福 ([En.] happy)

【引】

1 《礼记·哀公问》:百姓之德也。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升也。从彳㥁聲。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升也。从彳㥁聲。多則切

注解

『从彳,㥁聲』,指该字为形声字 ,【彳】为形旁,【㥁】为声旁。

【德】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㥁聲』,即形声字中【㥁】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反切注音:『多則』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德】字本义为登高,攀登。

【德】字造字法为形声。

【德】字字形结构为左右, 可拆字为“彳 德音(㥁)”。

【德】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二, 彳部, 现代部首为彳, 笔画为15画。

【德】字异体字:㥀 㥁 徳 恴 悳 惪 㤫。

《说文解字》注解

(德)也。當作登。辵部曰。遷、登也。此當同之。德訓登者。公羊傳。公曷爲遠而觀魚。登來之也。何曰。登讀言得。得來之者、齊人語。齊人名求得爲得來。作登來者、其言大而急。由口授也。唐人詩。千水千山得得來。得卽德也。登德雙聲。一部與六部合韵又冣近。今俗謂用力徙前曰德。古語也。从彳。聲。多則切。一部。

德字组词

宿 薄望轻 律风 高毁来 言工貌 川家康(1542-1616) 才兼备 薄任重 更多

其他网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