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籍的拼音、解释、组词

封籍的简介:

fēng jí
1.谓将抄查的资财登记入册。

  • AI解释

封籍》这一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做法或制度。根据语境推测,《封籍》可能是对某一时期或某地的土地、户口等进行官方登记并予以封闭管理的行为。“封”在此处意为“封闭”,而“籍”则是指“户籍册簿”,即详细的记录和文件。

详细解释

  • 背景: 在中国古代,政府往往会对特定区域的人口、土地进行严密的管理和登记。这种行为通常会伴随对地方行政制度的调整与完善。
  • 意义: 封籍可以被视为一种强化中央或地方政权控制的方式之一。通过封籍,官方能够更好地掌握某一地区的资源分配情况以及人口流动状况,从而有效实施相关政策和措施。

造句

  1. 在汉朝初期,为了稳定统治秩序,朝廷实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封籍行动。
  2. 王国为了加强管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封籍工作,确保每户家庭的土地与户口信息准确无误。
  3. 唐代的府兵制度就是通过严格的封籍来实现士兵和土地之间的绑定关系,以此提高军队战斗力。
  4. 宋朝末年,为应对外部威胁,政府开始加强对边境地区的封籍管理,以保证边防安全。
  5. 明朝初建时,明太祖朱元璋便下令进行全国性的封籍普查,以便更好地掌控人口及土地资源。

请注意,由于《封籍》并非一个广为人知的术语,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使用或在文献中引用时可能需要进一步明确其具体含义。上述解释和例句是基于对中国古代某些类似做法的理解而构建的。

分词解释

fēng

1 密闭,使跟外面隔绝:~闭。密~。~口。~存。~条。~贮。~面。~底。~锁。~顶。冰~雪飘。~山育林。2 用来装信、钱等物的纸套:信~。赏~。3 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给予亲属或臣僚:~侯。~君(领有封地的贵族)。~邑。~拜(拜官授爵)。~典。~建。4 疆界:~疆。~域。~界。5 限制:故步自~。6 帝王筑坛祭天:~禅(祭天为“封”,祭地为“禅”)。7 量词,用于装封套的东西:一~信。8 姓。

1 书,书册:古~。书~。经~。典~。2 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隶属关系:~贯。户~。国~。学~。3 登记:~没(mò)。~吏民。4 征收:~田。5 〔~~〕❶形容纷扰很大;❷形容名声很大;❸形容纵横交错的样子。6 古代各种捐税的统称。